地名:湘河镇 | 隶属:商南县 |
行政代码:611023102 | 代码前6位:611023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4 | 邮政编码:711400 |
车牌代码:陕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8.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3万人 |
人口密度:约7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因境内湘河得名。
基本介绍:
湘河镇位于商南县东南部,地处秦豫鄂三省结合部,距县城39公里,总面积225.5平方公里。全镇下辖11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20158人。2020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2.436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87元。
湘河,脚踏三省,交通便利,景色优美,属北亚热带气候,冬季不冷,夏季较热;这里既有“三省石”、“高楼梳洗”、大岭观道教、古红鱼渡口、冷水河、莲花湖、莲花台河灯文化村等旅游资源,又有大理石、米黄玉、矾、铁、镁、硅、金等矿产资源。近年来,湘河镇坚持以“一江两翼一山一水”规划定位,围绕莲花台村河灯民俗文化村、大岭观道教文化旅游、莲花台村美丽乡村建设,打造“莲花湖-红鱼古渡口-高楼梳洗-
文化旅游:
梳洗楼遗址位于商南县湘河镇梳洗楼村,年代为商、周。类别为古遗址。为商南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大岺观位于商南县湘河镇双庙岭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商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商南玉皇宫位于商南县湘河区双庙岭公社梳洗楼大队,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商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金花湾遗址位于商南县湘河区湘河街大队金花湾大队,年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遗址。为商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湘河街遗址位于商南县湘河区湘河街大队,年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遗址。为商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50年,设湘河乡。
1958年,成立湘河公社。
1984年,复设乡。
1997年,撤销双庙岭乡、湘河乡,合并设湘河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此处有一山泉,泉水上涌泛浪花而得名。1958年组建白浪生产大队,隶属汪家店公社。1984机构改革,设立白浪村民委员会,隶属汪家店乡。2014年白浪村…[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驻地位于湘河镇湘河旁而得名。1958年组建湘河生产大队,隶属湘河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设湘河村民委员会,隶属湘河乡。2018年撤销湘河村、红渔…[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地势较低,且四面环山,形似莲花台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湘河与冷水河的交汇处而得名。1958年组建两岔河生产大队,隶属湘河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设两岔河村民委员会,隶属湘河乡。1997年撤销双庙岭…[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位于小山岭,早年岭上建有观音庙,故名小岭观。…[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兄弟三人做了官,为民处事公道,三人死后,当地人在此地修庙纪念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驻地位于山岭上,有一瓦窑而得名。1958年组建瓦窑岭生产大队,隶属双庙岭公社。1984机构改革,设立瓦窑岭村民委员会,隶属双庙岭乡。1997年撤销…[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驻地以前一山头上修有两庙而得名。1958年组建双庙岭生产大队,隶属双庙岭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设双庙岭村民委员会,隶属双庙岭乡。1997年撤销…[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濒临丹江,其右后侧一巨岩上盖有娘娘庙。民间传说,殷妲己苏娘娘梳洗于此,故名梳洗楼。…[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一清泉,常年流水,故以泉水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汪姓村民在此开过店而得名。1958年组建汪家店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汪家店村民委员会。现隶属湘河镇。…[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地势较平而得名。1958年组建地坪生产大队,隶属汪家店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设地坪村民委员会,隶属汪家店乡。现隶属湘河镇。…[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地处地坪后部,且地势较平而得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组建后坪生产大队,隶属汪家店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设后坪村民委员会,隶属汪家店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