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义合镇 | 隶属:绥德县 |
行政代码:610826105 | 代码前6位:610826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2 | 邮政编码:719000 |
车牌代码:陕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4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万人 |
人口密度:约4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39个行政村 |
传说早年此集一店主,取“以义取信,和气生财”之意为店名“义和栈”,后为镇名。
基本介绍:
义合镇位于绥德县城东30公里,是绥德县第一大镇,素有“雕阴首镇”之美称。全镇辖69个行政村,一个社区,驻镇单位19个,总面积246平方公里,总人口288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62人,暂住人口482人)。307国道横穿义合镇东西45公里,是晋、陕、蒙、宁四省的交通要道,也是绥德县东区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国家百县(乡)城镇重点建设乡镇示范之一。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本镇实际,扎实开展中央“一号文件”的宣传教育和“五型支部”、“五型机关”的创建活动,并建立健全保持0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形成了果、油、薯布局,枣、蚕、畜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
文化旅游:
中共中央西北局义合会议旧址位于榆林市绥德县义合镇薛家渠村。1947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由山西离石等地西渡黄河,来到义合镇薛家渠村黄姓村民的窑洞驻扎下来。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
边区群众报社遗址位于榆林市绥德县义合镇霍家坪村。1947年10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边区群众报》随西北局机关迁址绥德县义合镇霍家坪村。报社设部、印刷厂、译电科、排字部等机构。1948年1
历史沿革: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东区义合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东区民有乡联保、义合镇联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义合区。
1949年底,属五区义合乡。
1958年9月,成立义合公社,辖51个生产大队。
1984年7月,改设为义合镇,辖1个社区,48个行政村。
2001年,撤田家岔乡,并入义合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义合取《论语》“朋友,以义合”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村附近有条自然形成的水渠,村中杨姓居住,故取名为杨家渠。…[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位于义合镇西面,是一条又直又深的沟,故取名西直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几户王姓在此坪上定居,故取名王家坪。…[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背园则村和合家硷村合并成立合家园则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党姓在此沟居住建村,故取名党家沟。1958年取名党家沟大队,1984年更名为党家沟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姓雷居住圪崂里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雷家圪崂大队,1984年更名为雷家圪崂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时沟里盖有一座佛庙,庙上附有八角楼,故取名楼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民为贺姓,又居住在沟里,取名贺家沟。1958年组建取名贺家沟大队,1984年更名为贺家沟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薛氏居住在小沟渠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薛家渠大队,1984年更名为薛家渠村委会,2016年与黄家川村合并为薛家渠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霍氏住在坪地上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霍家坪大队,1984年更名为霍家坪村委会,2016年霍家坪村与王庙沟村合并为霍家坪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闫氏居住在渠上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闫家渠村大队,1984年6月改为闫家渠村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霍氏居住在川旁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霍家川大队,1984年更名为霍家川村委会,2016年紫汉沟村、高石硷村和霍家川村合并成立霍家川村村民委员会,沿…[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沟底有股清泉,故名清水沟。1958年组建取名清水沟大队,1984年6月改名为清水沟村村民委员会,2016年泥则沟村并入清水沟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盛产豆子之意。1958年组建豆则沟大队,1984年6月改名为豆则沟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姚姓的最早在此沟居住建村,故名姚家沟。1958年组建取名姚家沟大队,1984年更名为姚家沟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新官道村和桥上村合并成立新桥上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霍白湾村由白家岔、霍家湾村两个自然村合为霍白湾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要则沟村和俄眉咀村合并成立欣安里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所在区域的人居住在墕头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为墕头村大队,1984年改制为墕头村委员会,2016年曹家渠村与焉头村合并成立墕头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此处原是一片森林,在黄巢湾处生一堆老虎,经常出没伤人,知县贴出告示:如有能打死老虎者,重重有赏,有二义士雷九同和雷九英打死了老虎,为民除害,从此人…[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最早由姓汪的居住,因一条沟渠串流而过,故取名汪家渠村。…[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有高李两姓,互相结亲,关系甚密,团结友好,故名为和合峁。…[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胡氏居住在沟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胡家沟大队,1984年更名为胡家沟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李氏居住在山硷上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李家硷大队,1984年更名为李家硷村委会,2016年秦家山村、杨坪村和李家硷村合并称为李家硷村村民委员会,沿…[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围的人们在此地盖了一座三官庙,故将此村名为官员里,后来把“员”字念其谐音“元”,故叫官元里。…[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李氏居住在塌上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李家塔大队,1984年更名为李家塔村委会,2016年李家坪村与李家塔村合并为李家塔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梁氏居住在坬上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梁家坬大队,1984年更名为梁家坬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主居姓王,地处山墕得名。1958年组建取名王家墕大队,1984年更名为王家墕村委会,2016年王家墕村和知周墕村合并成立王家墕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前思家沟村和后思家沟村合并成立思家沟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田姓居住在山岔口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为田家岔大队,1984年改制为田家岔村委会,2016年刘家畔村和田家岔村合并成立田家岔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5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刘家坪村、寺墕里村和李家沟村合并成立三和庄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5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曹姓居住在山沟中之意。1958年为曹家沟大队,1984年更名为曹家沟村委会,2016年解家山村与曹家沟村合并为曹家沟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5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孙家源村、大冯山村和小冯山村合并成立冯家塬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5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前白家沟村和后白家沟村合并成立白家沟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6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田氏居住在石堆下面的山上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田家下山大队,1984年更名为田家下山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6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石堆山村和田家塬村合并成立石塬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6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圪杈山村、寨墕沟村和马家坪村合并成为官度坪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6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路姓居住在悬崖上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路家坬大队,1984年更名为路家坬村委会,2016年寨墕山村并入路家坬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6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田氏居住在山后之意。1958年组建取名田家后山大队,1985年更名为田家后山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