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 > 榆林市 > 吴堡县 > 宋家川街道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宋家川街道

地名:宋家川街道隶属吴堡县
行政代码:610829001代码前6位:610829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12 邮政编码:719000
车牌代码:陕K行政级别:街道
辖区面积:约80.1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59万人
人口密度:约44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0个社区、16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此地相传昔名河西驿,后更名呼家菜园,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宋氏日盛,遂得名宋家川。

吴堡石城
吴堡石城
吴堡石城
吴堡石城

基本介绍:

宋家川街道位于吴堡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与山西省柳林县隔河相望,西接绥德,辖48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办事处。2002年末总人口22688人,其中农业人口14400人,总面积80.19平方公里,农耕地25510亩。2002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825万元,粮食总产量2150吨,红枣产量168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900元。

近年来,宋川镇依靠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了东草、西枣、南商贸、北薯豆的区域经济格局,走出了一条种草养畜、农特产品、蔬菜运输、羊绒交易及劳务输出相结合的多元经济发展路子,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宋家川镇党委、

+查看详细宋家川街道概况>>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宋家川街道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吴堡石城

吴堡古城吴堡古城,又叫吴堡石城。位于吴堡县宋家川镇北2.5公里黄河西岸山巅。吴堡古石城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县城,它地处黄河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交通之要冲,头枕黄河,东

历史沿革:

明代属风化里。

清属永丰里三甲。

清末民国初属贵和、尚忠两乡。

民国三年(1914年),属南区,乡名未改。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宋家川联保;同年,国共政权并存,苏维埃政权在本境设南区、西区,民国政权增设郭家腰联保。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春,增设张家墕联保。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刘家沟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更名一区。

1956年,设任家沟乡、宋家川乡。

1958年9月,成立宋家川公

+查看详细宋家川街道历史沿革>>

吴堡石城
古城路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社区位于吴堡县古城路,故取名古城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新建街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位于吴堡县新建街,故取名“新建街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人民路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位于吴堡县人民路,故取名“人民路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迎宾路社区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迎宾路社区居民委会员位于迎宾大道南侧,故命名。…[详细]

郭家腰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郭氏在此建村居住,村民居住在半山腰,故以姓及地貌特征取村名“郭家腰”。…[详细]

郭家庄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郭氏在此处建村居住,故以姓氏取村名为“郭家庄”。…[详细]

南王家山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王氏在此山处建村居住,故以姓氏及地形特征取村名“王家山”,又为与同村名相区别,故以居住地形方位改村名“南王家山”。…[详细]

前庙山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建村,因该村坐落的山上修有一座古庙,该村坐落在庙的前方,故以庙宇及地形特征取村名“前庙山”。…[详细]

慕家崖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慕氏在此陡坬(俗称崖)侧面建村居住,故以姓及地貌特征取村名为“慕家崖”。…[详细]

张家墕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明正德年间有三个自然村,即:“山脑舍窠”、“槐树舍窠”、“沟底舍窠”遭水灾,三个自然村合并居住在凤麓山的凹部(俗称墕),又因张氏居住多,故取村名为…[详细]

呼家山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呼姓在此建村,因在山上,故以姓氏和地形起村名“呼家山”。…[详细]

达连坡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建村,传说过去有一圣人(据传说为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因黄河泛滥给当地人造成灾难,为此他准备治理黄河,背着一褡裢石头去加高河堤,路遇一行人说:“水流…[详细]

前王家山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道光年间王氏在此建村,因该村坐落在后王家山村前方,故以姓氏及地形特征取村名“前王家山”。…[详细]

后王家山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末年王氏在此黄河畔平坦的川地上建村居住,因该村坐落在一座山的后半部,故以姓氏及地形特征取村名“后王家山”。…[详细]

任家沟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任氏在此建村,因该村坐落在清河沟上岸,故以姓和地形得名“任家沟”。…[详细]

刘家沟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刘氏在该地建村,因该村坐落在清河沟岸边,故以姓和地形特征得村名“刘家沟”。…[详细]

三皇园则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皇园则村是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宋家川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弓家圪崂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弓氏在此建村,因该村坐落在一座山的山坳处,(俗称圪崂),故取名“弓家圪崂”。…[详细]

后墕村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建村,该村是由西车家塌、下张家山派生出来的,因张姓有一改嫁妇女而得村名“张变夫墕”。旧社会有“一女不嫁二夫”的陋俗,故起名贬斥。后来张姓势重,嫌有…[详细]

白家山村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白姓在此山上建村以此取村名“白家山”。…[详细]

宋家川村

区划代码:~25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该地定名为“河西驿”。弘治时间驿站改在绥德县境内瓦舍峪,此地因住有给县衙门种菜的呼氏居民,故改名“虎家菜园”。崇年间,呼氏败落,宋氏繁衍,出了官…[详细]

柏树坪村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柏树坪村是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宋家川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杨家店村

区划代码:~25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末杨氏在此建村,因该地塬是个集镇,村里开店的多,故取村名“杨家店”。…[详细]

王家川村

区划代码:~25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末年王氏在此黄河畔平坦的川地上建村居住,故以姓氏及地形特征取村名“王家川”。…[详细]

康家塔村

区划代码:~25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康家塔村是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宋家川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辛庄村

区划代码:~25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宋氏在此建村,因该村是宋家川宋氏新建的村庄,故取村名为“宋家新庄”,简化为“新庄”,后来人们逐渐将该村误写为“辛庄”。…[详细]


以下地名与宋家川街道面积相当:
到宋家川街道必去著名景点

冯维精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白文选 (1615~1974)
  • 薛英桂 (1907~1948)
  • 贾天禄 (1726~1782)

  • 宋家川街道特产与美食
    宋家川街道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吴堡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