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王村 | 隶属:阜寨镇 |
行政代码:610481107207 | 代码前6位:610481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0 | 邮政编码:71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陕D | 行政级别:村 |
原名详训堡,清乾隆元年前,因修建高王寺,村以寺更名高王寺,后叫作高王堡,现改为高王村沿用至今。
基本介绍:
高王村,位于阜寨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处。东邻塔耳村、西邻张耳村、北接马阜村、南临渭河。由东屯村、西屯村、湾子村、四家庄村、胡家村、段坡村、万家村、高东村、高西村9个自然村组成,辖9个村民小组,共620户,2422人。全村总面积3600亩,耕地1800亩,其中滩涂面积占近50%。村民以露地菜、清水莲菜、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以劳务输出为辅。
相传唐僧西天取经路经此处建高王寺,由于人们靠寺居住建村,原村名叫祥顺堡,后来当地人用寺代替了3堡,改村名为高王寺村,后经简化叫高王村。
村民姓氏有胡、段、万、张、赵、蒲、刘、岳、董、任、陈、罗、李等姓。其中胡、段、万三姓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
历史沿革:
1950年归第二区西吴乡管理;1954年各区按驻地命名归西吴区管理;1956年3月撤区并乡归西吴乡管理;1958年成立公民公社归东风人民公社管理;1958年12月6日归西吴人民公社管理;1959年初归西吴人民公社马阜管区管理;1961年4月归西吴人民公社管理;1965年归西吴人民公社管理;1968年至1979年归阜寨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管理;1980年至1983年归阜寨人民公社生产管理委员会管理;1
高王村附近有汉武帝茂陵、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杨贵妃墓、兴平博物馆(文庙)、兴平北塔、清梵寺塔等旅游景点,有兴平辣椒、兴平大蒜、兴平关中黑猪、荞麦面鱼子、秦刀剁面、兴平醪糟等特产,有丁兰刻母、茯砖茶制作技艺、蛟龙转鼓、旬邑唢呐、弦板腔皮影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