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揉谷镇 | 隶属:杨凌区 |
行政代码:610403102 | 代码前6位:610403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2000 |
车牌代码:陕D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8万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揉谷村而得名。揉谷名的来历有二:其一传过去相传汉武帝巡视路过此地,见地里的谷子长的很好,便随手掐了一穗谷子,用手揉开,看看谷子颗粒的情况,由于是皇帝关注,此处就被叫做揉谷,一直流传下来。其二传后稷曾在此地“揉谷”,也就是用手把谷子的谷粒揉出,从些此地便称揉谷。
基本介绍:
揉谷乡位于杨凌农业示范开发区西南部,渭河之滨。全乡总面积3万亩,辖16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8万人,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和西宝中线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乡党委、0一班人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开拓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依托杨凌农业科技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洋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达到800余亩,洋葱畅销省内外,揉谷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洋葱之乡”,其中白龙村、秦丰村、石家村、田东村种植面积最大。同时,乡上多方争取资金8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整修乡间道路40公里,实施了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全乡三横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2023年陕西省镇(村)级林长制示范点名单公布,揉谷镇榜上有名。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揉谷镇(葡萄)榜上有名。
2021年11月,揉谷镇被命名为首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街道)。
2021年11月,揉谷镇入选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
2021年4月,揉谷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揉谷镇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葡萄)。
2020年11月,揉谷镇被认定为陕西省2020年度省级科技示范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揉谷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历史沿革:
明属扶风县白龙里。
清属扶风县东南邰城乡。
1958年9月,为绛帐公社揉谷管理区。
1961年4月,成立揉谷公社。
1983年5月,改设乡。
2008年8月,属杨陵区。
2011年7月,改设镇。
区划代码:~19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揉谷名的来历有二:其一传过去相传汉武帝巡视路过此地,见地里的谷子长的很好,便随手掐了一穗谷子,用手揉开,看看谷子颗粒的情况,由于是皇帝关注,此处就被叫…[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解放后第三次区划调整,安驾村和上落兽2个自然村组建成立陵东生产大队,归扶风县绛帐乡管辖;10月,绛帐乡撤销,绛帐人民公社成立,陵东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陵湾村民委员会驻西赵村,辖西赵村、王下村、斜下村三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958年8月,解放后第三次区划调整,西赵、王下、斜下3个自然村组建成立陵湾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解放后第三次区划调整,除张、铁匠嘴2个自然村组建成立除张生产大队,归扶风县绛帐乡管辖;10月,绛帐乡撤销,绛帐人民公社成立,除张生产大…[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7月文东、文西与李家坡归扶风县绛帐区李家乡管辖。1950年,归扶风县第三区绛帐镇管辖。1956年文东、文西、李家坡联合成立“新李高级社”,归…[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第三次区划调整,权家寨生产大队组建成立,归扶风县绛帐乡管辖;10月,绛帐乡撤销,绛帐人民公社成立,权家寨生产大队归绛帐人民公社管辖;1…[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解放后第三次区划调整,太子藏生产大队成立,归扶风县绛帐乡管辖;10月,绛帐乡撤销,绛帐人民公社成立,太子藏生产大队归绛帐人民公社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解放后第三次区划调整,姜嫄东堡、西堡组建成立姜嫄生产大队,归扶风县绛帐乡管辖;10月,绛帐乡撤销,绛帐人民公社成立,姜嫄生产大队归扶风…[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解放后第三次区划调整,秦丰东堡、西堡、北堡3个自然村组建成立秦丰生产大队,归扶风县绛帐乡管辖;10月,绛帐乡撤销,绛帐人民公社成立,秦…[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解放后第三次区划调整,白龙湾村、新村组建成立白龙生产大队,归扶风县绛帐乡管辖;10月,绛帐乡撤销,绛帐人民公社成立,白龙生产大队归扶风…[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8月,解放后第三次区划调整,田家寨老堡、东堡、西堡、北堡(陈家堡)组建成立田家寨生产大队,隶属于扶风县绛帐乡;10月,绛帐乡撤销,绛帐人民公…[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田东村民委员会辖田东村和老堡村两个自然村四个村民小组。1958年8月,解放后第三次区划调整,田家寨老堡、东堡、西堡、北堡(陈家堡)组建成立田家寨生产大…[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解放后第三次区划调整,石南村、石北村、小村、三家村4个自然村组建成立石家生产大队,归扶风县绛帐乡管辖;10月,绛帐乡撤销,绛帐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保甲制,法禧村归扶风县田家联保管辖。1940年,联保改乡,法禧村归扶风县绛帐乡管辖。1950年4月,解放后第一次区划调…[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6年3月,解放后第二次区划调整。殿背湾东堡、下堡和尚德村(寺背后)建立尚德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归扶风县田家乡管辖。1958年8月,第三次区划调整…[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5年10月,陵角村民委员会和张中村民委员会撤销,陵角村民委员会所辖陵角村和张中村民委员会所辖张中村、张下村、庙刘村四个自然村组建成立光明村民委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