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五泉镇

地名:五泉镇隶属杨凌区
行政代码:610403100代码前6位:610403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29 邮政编码:712000
车牌代码:陕D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6.6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08万人
人口密度:约78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由镇内五泉村得名。

基本介绍:

五泉镇位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侧10公里处,全镇辖19个行政村,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万人,其中镇区人口4千多人。全镇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镇区规划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公里,总面积2平方公里。2003年全镇工业农业总产值达1.7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6千万元,财政收入3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8元。

近年来,该镇依托杨凌农业科技优势,围绕“畜禽、良种、果品、设施农业”等农业骨干项目,加快培育以特色经济为主的小城镇主导产业,形成了“南菜、北果、中工商”的产业布局,建成了良种繁育、设施农业、奶畜、杂果、苗木花卉等生产基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快速稳步的发展。

为了加快农副

+查看详细五泉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3年7月,五泉镇被命名为第三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街道)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五泉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6年10月,五泉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09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五泉镇为陕西省重点镇

文化旅游:

小湋河绿海花谷+特色农庄集群

这里是“杨凌的后花园”,小湋河位于杨凌北部一条东西向贯穿关中西部的沟壑峡谷内,是渭河的一个支流。峡谷内青山葱郁,绿海花谷,生态自然。置身其间,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水声,是难得的天然的氧吧。行走

隋泰陵

隋泰陵是隋王朝的创立者——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氏的合葬陵,位于杨陵区五泉乡王尚存东北200米处,当地叫三峙塬,群众称泰陵为“杨家陵”,杨陵地名由此而来。陵冢封土为覆斗形,东西横距166米

历史沿革:

明清属扶风县。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扶风县四区。

1950年2月,属第四区。

1956年3月,设五泉乡。

1958年9月,属绛帐乡,10月为绛帐公社五泉管理区。

1961年,设五泉公社。

1982年10月,属杨陵区。

1984年3月,改设乡。

1998年7月,改设镇。

隋泰陵
五泉社区

区划代码:~19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14年2月经杨陵区委区政府批准,在原五泉村基础上规划建设五泉镇安置小区,辖五泉村、花园庄、五泉中心小区两个自然村一个居民小区。…[详细]

斜上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斜上村村民委员会辖斜上村(任家堡)、斜中村(任家沟)、王家沟、张上村4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958年9月,扶风县第三次区划调整,绛帐人民公社成立,下…[详细]

汤家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二十年(1931年),实行区、乡(镇)、闾、邻制,隶属于扶风县第四区(毕公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保甲制,隶属于毕公联保。民国二十九…[详细]

高家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家村村民委员会辖高家村、万家村两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958年9月,绛帐人民公社成立。绛帐人民公社下设五泉、上宋等五个生产管理区。高家村、万家村、…[详细]

郭管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为郭家村、管家村、三合村三个自然村组建成立的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毕公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保甲制,毕公区撤销,毕公联保成立,毕公村归毕公联保管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整顿保甲组织。毕公联保撤销。毕公乡…[详细]

绛中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世祖顺治时,归扶风县东南邰城乡管辖。民国初期,沿用清制。民国二十年(1931年),实行区、乡(镇)、闾、邻制。归扶风县第四区(毕公区)管辖。民国二十…[详细]

绛南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联保改乡,隶属于扶风县毕公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保甲制,设立区公所。1950年4月,第一次区划调整,隶属于扶风县第四…[详细]

王上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王家崖归王家村管辖。王家村土地一部分在塬上,一部分在塬下。1950年,塬上塬下管理不便,在农会成员王益、王应周倡导下,经扶风县人民政府批准,分为王上村…[详细]

桶张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9月,扶风县第三次区划调整,五泉乡撤销,绛帐人民公社成立。绛帐人民公社下设五泉、上宋等五个生产管理区。桶张村、崔家村、文家村、南营村组建桶张…[详细]

帅家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9月,五泉乡撤销,绛帐人民公社五泉生产管理区成立。帅家、屈家、周家、李家4个自然村组建成立周家生产大队。周家生产大队归扶风县绛帐人民公社五泉…[详细]

上湾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实行区、乡(镇)、闾、邻制,隶属于扶风县第四区(毕公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年实行保甲制,上湾村隶属于扶风县毕公联保…[详细]

茂陵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9月,扶风县第三次区划调整。五泉乡撤销,绛帐人民公社五泉生产管理区成立。下湾村、上湾村、椒生村、塬上村、岭后村组成茂陵生产大队,归扶风县绛帐…[详细]

椒生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9月,五泉乡撤销,绛帐人民公社成立,绛帐人民公社下设五泉、上宋等五个生产管理区。椒生村、小沟村、下湾村、上湾村,塬上村、岭后村组建成立茂陵生…[详细]

夹道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二十年(1931年)实行区、乡(镇)、闾、邻制,归扶风县第四区(毕公区)管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保甲制,归毕公联保管辖。民国二十九年…[详细]

曹沟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初期,沿用清制。民国二十年(1931年),实行区、乡(镇)、闾、邻制,隶属于扶风县第四区(毕公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保甲制,隶属于…[详细]

曹堡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二十年(1931年),实行区、乡(镇)、闾、邻制,归扶风县第四区(毕公区)管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保甲制,隶属于毕公联保。民国二十九年…[详细]

崔家寨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6年2月,毕公乡撤销,设立五泉乡。崔家村归五泉乡管辖。1958年9月,五泉乡撤销,扶风县绛帐人民公社五泉生产管理区成立。崔家村、文家村、桶张村、…[详细]

蒋家寨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归扶风县寨子里管辖。清代,隶属于武功县杨陵镇。民国初年,沿用清制。民国二十年(1931年),实行区、乡(镇)、闾、邻制,隶属于武功县西三乡。民国…[详细]

周李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9月,周家、李家、帅家、屈家组建成立周家生产大队,归扶风县绛帐人民公社五泉生产管理区管辖。1958年12月,扶风县并入兴平县,周家生产大队归…[详细]

官村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二十年(1931年)实行区、乡(镇)、闾、邻制,隶属于扶风县第四区(毕公)管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保甲制,归扶风县帅家联保管辖,19…[详细]


以下地名与五泉镇面积相当:
到五泉镇必去著名景点

五泉镇相关名人

官村西甜瓜
  • 菜疙瘩
  • 鸡血面
  • 五泉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杨凌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