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黄安镇 | 隶属:洋县 |
行政代码:610723110 | 代码前6位:610723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6 | 邮政编码:723000 |
车牌代码:陕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7.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
早年因有黄姓望族定居此地而得名,原称黄安坝,今为黄安镇。
基本介绍:
黄安镇位于洋县县城东南15公里,镇域面积117.2平方公里,有林地10.76万亩,耕地35472亩(其中水田13060亩)。辖22个行政村(蒙渡村、鹅项村、张堡村、程家河村、刘家坝村、法师村、石关村、庙垭村、石家湾村、何家村、郭沟村、王台村、闫堡村、界牌村、毛垭村、朴树村、麻柳村、刘家沟村、东村村、东沟村、全沟村、黄安村),共计179个村民小组,8638户,户籍人口24180人,常住人口14620人。有党支部25个,党员896名。2022年全镇人均纯收入15279元。
黄安镇主导产业为黑谷和菌菇类,其中黑谷规模达1500亩、产量12万斤,年产值24万元;羊肚菌规模达2450亩,产量19.
文化旅游:
许家庙魁星楼位始建年代不详,光绪元年(1875)修葺。平面方形,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各一间,重檐悬山顶,覆灰陶筒瓦,抬梁式梁架,檐下施斗拱。正面墙内嵌光绪元年维修魁星楼碑一通。中学院内西南角
历史沿革:
1958年9月,设立黄安公社。
1983年12月,撤社建乡时,设立黄安乡。
1994年12月,撤乡设黄安镇。
2001年2月,撤销徐垓镇,并入黄安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公社化时,以大队驻朴树村,命名朴树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社中,改为朴树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公社化时,以大队设在东村,命名为东村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设时,改为东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公社化时,以驻地命名为黄安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社中,改为黄安村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何家村大队,设立何家村。1984年5月正社分社中,设立何家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以大队设闫堡村,命名为闫堡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化中,改名为闫堡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以大队设在张堡村,命名张堡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社中,改为张堡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以驻地命名为刘家沟大队,1984年5月公社化时,改为刘家沟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为郭家沟公社。1966年更名跃进大队,1972年恢复原名,1984年改为郭家沟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因蒙家渡在大队境内驰名,故名蒙家渡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社中,改为蒙家渡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家台村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黄安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程家沟村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黄安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法师坟村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黄安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以大队设庙垭,命名为庙垭大队,1967年革命为胜利大队。1973年恢复原名。1984年5月政社分设中,改为庙垭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以境内富家寨较驰名,命名为富家寨大队,1967年更名为新华大队,1973年以境内毛垭村命名为毛垭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设中,命…[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全家沟村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黄安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公社化时,以大队设在石家湾而命名石家湾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设时,改为石家湾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因大队辖境内在石关垭以东的一条浅山沟,命名为东沟大队,1984年政社分社中,改为东沟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大队设石关垭,命名为石关垭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社中,改为石关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以驻地命名为刘家坝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化中,改为刘家坝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大队设在鹅项,命名为鹅项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化时,改名鹅项村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以大队设界牌命名为界牌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社中,改为界牌村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因境内的一条山沟“铁匠沟”,命名为铁匠大队,1962年更名为麻柳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化中,改为麻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