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咸丰路街道 | 隶属:铜川新区 |
行政代码:610204003 | 代码前6位:610204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9 | 邮政编码:727000 |
车牌代码:陕B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38万人 |
人口密度:约91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咸丰路横贯耀州西原(古名落星原),西原为耀州天心地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取咸“普遍”、取丰“茂也、盛也”之意寓该地普遍是富饶的地方而得路名。
基本介绍:
咸丰路街道由铜川经济开发区(铜川新区)管理。位于耀州区南端,开发区北部。辖3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沿革
1958年设下高埝管理区,属耀城公社。1961年建下高埝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下高埝乡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肖家、白家、石人、新城、野狐坡、上高埝、平新、平老、中西、中老、王岩、齐家坡、鱼池、袁家、田家沟、陈家平、阿堡寨、申河、文家、郭家、任家庄、玉皇阁、赵家坡、丁家沟、高家堡25个行政村。2002年,代码610204202,辖白家、肖家、野狐坡、上高埝、平老、平新、中老、中西、申河、阿堡寨、玉皇阁、赵坡、任家庄、田沟、渔池、陈坪、高家、袁家、文家、郭家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设袁文区,驻袁家堡,辖袁家、文家、张田、鱼池、华里坊5个乡。
1950年5月划入中高埝、申河、玉皇阁、牛村等4个乡。
1953年1月划入小王乡,辖小王、任家、郭家、鱼池、华里坊、牛村6个乡。
1956年2月撤袁文区设郭家乡,辖16个高级社。
1958年9月并入五星公社,同年12月并入铜川市耀城公社,改设下高埝管理区。
1961年5月改设下高埝公社,驻下高埝,辖20个生产大队。
1961年8月复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下高埝,片村名,肖家堡、白家堡、程家堡三村合称。下高埝位于耀州西原,古时西原为防洪筑三埝(今做坝),三埝以所处位置分上、中、下,该埝位下,故名下高埝。…[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铁诺,铁的诺言,取意市政府承诺让铜川转型城市通过转型,使矿区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春明园,供电局家属小区,取春光明媚,寓意电能给人类带来光明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位长丰小区内,故名。曾属铁诺社区,2012年11月15日设立,2013年3月21日经法定程序组成。…[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该社区位锦绣园小区而得名。2014年10月设立,2015年5月16日依据法定程序组成。…[详细]
绣园社区:2023年5月成立,辖区区域为北外环以南(不含中老村、上高埝村),咸丰西路以北,华夏北路东,长虹北路以西。辖铜煤1、2号等2小区,及铜煤3号…[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该社区位裕丰园小区,以小区名得社区名。寓意小区入住的每户居民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耀县解放后,属袁文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1954年合作化运动初始,互助组整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级农…[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辖区有野狐坡村民组织,故名。1949年4月耀县解放后野狐坡属寺沟区小王乡;1950年5月属柳林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耀县解放后,属袁文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1954年合作化运动初始,互助组整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级…[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平都村是陕西省铜川市铜川新区咸丰路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耀县解放后属袁文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1954年合作化运动初始,互助组整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级农业…[详细]
申河村位于新区咸丰路街道西北部,东邻西延高速铜川新区出口,南依玉皇阁水库,西至坡头工业园区,北至龙潭水库坝口。全村区域面积4100亩,下辖后申河、前申…[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玉皇阁水库,故名。耀县解放后属袁文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1954年合作化运动初始,互助组整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辖区有上任家庄、下任家庄,取“任家庄”之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耀县解放后属袁文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1954年合作化运动初始,互助组整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级农业…[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58年建政时董家坡以所属村名崔家坡得名董家坡生产大队;崔上、崔下以片村名崔家坡得名崔家坡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49年4月耀县解放后隶寺沟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1954年合作化运动初始,互助组整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耀县解放后属袁文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1954年合作化运动初始,互助组整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级农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