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两亭镇 | 隶属:麟游县 |
行政代码:610329103 | 代码前6位:610329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7 | 邮政编码:721000 |
车牌代码:陕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8万人 |
人口密度:约6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因此地明时在寺庙旁曾建有两座亭子而得名。
基本介绍:
两亭镇位于麟游县西部,距麟游县城46公里,两亭河自南向北穿境而过,南与凤翔县毗邻,东、西、北分别与本县招贤镇、酒房乡、天堂镇接界。全镇辖10个村39个村民小组,驻镇企事业单位13个,总人口6481人。省道干线凤灵公路(凤翔县至崔木镇)两化公路(两亭至花花庙)在镇区交汇而过,交通便利。是麟游县西部乡镇交通、电力、通讯枢纽和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及农副产品贸易中心。
全镇总面积175平方公里,约占麟游县总面积的1/10。耕地2.3万亩,以刺槐为主的用材林2万亩。宜林荒山18万亩,草山草坡3万亩,发展林牧业条件得天独厚。布尔羊、秦川牛、核桃、杏仁、名贵杂豆以及穿地龙、黄芩等中药材享誉省内外。20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2023年陕西省镇(村)级林长制示范点名单公布,两亭镇榜上有名。
2019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两亭镇为2019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明置两亭镇。
清初撤镇设保。
1949年10月,建立两亭区,辖水磨沟、丰和寺、麻夫、万家城、花花庙、庙岭6个乡。
1958年9月,成立两亭公社。
1967年3月,更名红星公社。
1969年8月,恢复两亭公社,辖9个生产大队。
1984年10月,改设两亭乡,辖10个行政村。
1997年7月,改设两亭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此地明时在寺庙旁曾建有两座亭子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河滩大队,1967年更名为东风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河滩大队,1984年更名河滩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水磨沟大队,1966年改为五星大队,1969年恢复为水磨沟大队,1984年改为水磨沟村村民委员会至今。2015年初,原龙嘴村、马家山村合…[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1954年称丰和寺初级合作社,有3个互助小组,人口500人,1954-1960年称丰和寺高级合作社,有9个小组,人口610人,1961-19…[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叶家塬大队,1966年更名为红川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叶家塬大队,1984年更名为叶家塬村村民委员会至今。2014年李家河村合并到叶家…[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成立天堂大队,1966年更名为前进大队,1969年恢复原天堂大队,1984年将天堂大队改名为天堂村村民委员会延续至今。2010年9月后随天堂…[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张家塬大队,1966年更名为前锋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张家塬大队,1984年改名为张家塬村村民委员会至今。2010年9月后随天堂镇一并…[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崖窑大队,1966年更名为红林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崖窑大队,1984年将崖窑大队改名为崖窑村村民委员会延续至今。2010年9月后随天…[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1年成立西坡大队,1966年更名为八一大队,1969年又恢复原名西坡大队,1984年西坡大队改为西坡村村民委员会延续至今。2010年9月后随天堂…[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1年成立陈家沟大队,1966年更名为工农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陈家沟大队,1984年改名为陈家沟村村民委员会延续至今。2010年9月后随乡镇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