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峰镇 | 隶属:镇安县 |
行政代码:611025107 | 代码前6位:611025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4 | 邮政编码:711400 |
车牌代码:陕H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47万人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因街北有高峰岩而得名。
基本介绍:
高峰镇,因冷水河、铁厂河在这里交汇,原称两河乡。镇政府所在地三官庙,古木街庙堂,依山傍水,景幽形盛,吸引得清末县令李天柱,民国县长苏光壁皆在此题咏。原陕西省军区司令员孙光将军,在1946年9月中原解放军突围途中任军区司令员,夜宿两河街三官庙。在思考如何坚持游击战争时,孙司令员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将军于是披衣走出门楼,排徊于古柏之下,接着返身入室,取下先生的画屏,在背面留下这样的墨迹:“内战烽火,骤然相逼,流血奋斗,坚信主义,誓夺人民翻身胜利。”时过境迁,今日的三官庙址上矗立着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楼户,而两株古柏依然枝坚叶茂,见证着沦桑岁月,成为古镇的象征和骄傲。
高峰文化底蕴厚重,群众生
荣誉排行:
2021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高峰镇为2025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设两河乡。
1958年,改为两河管理区。
1961年,成立两河公社。
1980年,更名高峰公社。
1984年,改高峰乡。
1997年5月,撤销高峰乡、和坪乡,合并设高峰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山名为青山,故名。1960年成立和坪公社丁坪大队、双寨大队、后坪大队、新坪大队、十字大队、青山大队、兴合大队,1984年改为和坪乡丁坪村、双寨…[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坐落于两条河的交汇处故名。清道光年间(1875年)开始建村。1960年成立两河(高峰)公社联丰大队、两河大队、丰富大队、泉庄大队。1984年改为高峰…[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渔洞河边、河下有平地故名。1960年成立和坪公社红坪大队、渔坪大队、中坪大队。1984年改为和坪乡红坪村、渔坪村、中坪村。1997年和坪乡合并为…[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居住地在高山上的一块平地。1960年成立和坪公社坪和大队、升坪大队;1984年改为和坪乡坪和村、升坪村;1997年和坪乡并入高峰镇,村级未合并。200…[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原有一处银洞,且银洞下有一块平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百姓盼望永远丰收而得名。1960年成立两河(高峰)公社永兴大队、永丰大队。1984年改为高峰乡永兴村、永丰村;1997年高峰乡并入高峰镇,村级未合并…[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文革前在此地设立农业示范基地故名。1960年成立两河(高峰)公社农科大队、青丰大队、春生大队。1984年改为高峰乡农科村、青丰村、春生村。1997年…[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东岭命名为村名。1960年成立张家公社东岭大队、东合大队、老君庙大队。1984年成立张家乡东岭村、东合村、老君庙村;2002年张家乡东岭村、老…[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位于张家河中游,接近正中心故名。1960年成立张家公社同心大队、、正合大队、园岭大队;1967年更名为同心大队更名为连家沟大队、新胜大队故名为阴坡…[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上台、下台、郭家台合成而得名。1960年成立张家公社双河大队(1981年改为磨里沟口大队)、三台大队、三合大队(1981年改为五家山大队)。1984…[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古代有军队驻扎,分立东、西两营,故名营胜。…[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西坡村、东长沟村与东坡村合并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