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青水镇 | 隶属:镇巴县 |
行政代码:610728111 | 代码前6位:610728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6 | 邮政编码:723000 |
车牌代码:陕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3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472人 |
人口密度:约1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境内原有浸水河,后取“山清水秀”之意更名为“青水河”,因而得名。
基本介绍:
镇巴县青水镇位于县城西北方向,距县城51公里,总面积231.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2个村民小组,7个驻镇单位。全镇有汉、苗、壮、维吾尔族、土家族等5个民族共1826户7244人,其中苗族群众178户769人,主要居住在我镇朱家岭、营盘、仁和、郭坪、大楮等村,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族聚居地。境内沟谷幽深、山势陡峭、溪水潺潺、风光秀美。野生动物群种繁多,有黑熊、猕猴、岩羊、林麝、锦鸡、小鲵、大鲵等二十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盛产生漆、桐油、核桃、板栗、茱萸、杜仲、厚朴、大黄、党参、天麻等三十余种林特产品及中药材。境内有秀丽的溪流叠水白天河、亚洲最大原始天然
历史沿革:
清嘉庆七年(1802年),设定远厅归仁里青水河地。
民国三年(1914年),设镇巴县北区青水河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青黄大联保1、5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青水乡1、5保。
1950年,设青水区得胜乡。
1958年,为青水公社得胜管理区。
1963年9月,成立得胜公社。
1983年4月,更名为青水公社。
1984年,改设青水乡。
1996年5月,将向家坪、青水、大楮、仁和四乡合并为青水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建大队时,以境内营盘自然村命名营盘大队。1967年更名东方红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营盘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营盘村。2007年4月将东沟…[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组建大队时,以驻地朱家岭自然村名命名朱家岭大队。1967年更名红卫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朱家岭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朱家岭村。2007年…[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郭家嘴自然村的“郭”字和安坪自然村的“坪”字命名郭坪。…[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古路山自然村名前二字命名古路。1958年组建大队时,以境内古路山自然村名前二字命名古路大队。1967年更名反修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古路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组建大队时,以境内向家坪自然村名命名向家坪大队。1967年更名为向阳大队。1980年恢复原名向家坪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向家坪村。1999…[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意为“仁义和蔼”而得名。1958年建大队时,以驻地景家自然村名命名景家坪大队。1967年更名红星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景家坪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驻地皮窝铺自然村名命名皮窝铺大队。1967年更名联丰大队。1981年恢复原名皮窝铺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皮窝铺村。1999年5…[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境内长岭自然村名命名长岭大队。1967年更名立新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长岭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长岭村。1999年5月将楼房…[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建大队时,以境内丁木坝自然村名命名丁木坝大队。1967年更名革命大队。1981年恢复原名丁木坝大队。1984年建村时为丁木坝村。1999年5…[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