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李家岔镇

地名:李家岔镇隶属子长市
行政代码:610681107代码前6位:610681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11 邮政编码:716000
车牌代码:陕J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380.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723人
人口密度:约2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李姓在此岔道口居住,故名。

基本介绍:

李家岔镇地处延安市北部的白于山区,距子长县城30公里,是民族英雄谢子长将军的故乡。全镇辖34个然村,15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058人,总土地面积380.42平方公里,与靖边、安塞、横山等地接壤,地势呈东高西低,属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8.2℃,年降雨量450mm左右,无霜期145--150天。境内土地资源广阔,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石灰岩等。

2000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以“-”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强基础、兴产业、促增效、奔小康”的经济发展思路,启动实施了以“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畜、林牧主导、强镇富民”的发展模式,着力建设以“集约高

+查看详细李家岔镇概况>>

文化旅游:

周家硷联席会议旧址

周家硷联席会议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李家岔镇阳道峁村委会周家硷村阳湾。1935年2月以前,陕北和陕甘边是被国民党军队分割开的两块根据地,活动着两支红军武装。陕北根据地和红27军及其他红军武装隶

石家湾毛泽东旧居

石家湾毛泽东旧居时代:1947年地址:子长县李家岔镇石家湾村保护范围:东、南、北至旧址本体外扩10米,西至旧址本体外扩5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20米。2018年,石家湾毛泽东旧居被陕

营盘山战斗遗址

营盘山战斗遗址时代:1931年地址:子长县李家岔镇湫滩沟村保护范围:东至旧址本体外扩50米,南至三十里铺地界,西至后树梁东侧,北至旧址本体外扩50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100米。2

景武塌战斗遗址

景武塌战斗遗址时代:1934年地址:子长县李家岔镇景武塌村保护范围:东侧至二郎山山坡西侧,南至村口龙王庙北侧,西、北侧至石泉湾山边界。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北至垴畔山,南至武塌村口公路北侧。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谢子长将军在李家岔乡建立红色政权。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李家岔乡属秀延县西二区,辖东沟、李家岔、柏山寺、石灰岔、水晶沟5个乡。

1949年,为李家岔区。

1958年,成立子长公社。

1959年,更名李家岔公社。

1961年,分设阳道峁、李家岔2个公社。

1965年,撤销阳道峁公社并入李家岔公社。

1984年,分设李家岔、石家湾2个乡。

1998年6月,改设李家岔镇。

2001

+查看详细李家岔镇历史沿革>>

瓦窑堡毛主席故居
李家岔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李家岔大队,因大队部驻李家岔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详细]

东方红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6年设李家岔区马圈坪乡,该村为乡机关驻地,1958年撤销。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马圈坪大队,依所属自然村而得名;1966年,文革…[详细]

曹家渠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曹家渠大队,因大队部驻曹家渠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详细]

郭家坪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郭家坪大队,因大队部驻郭家坪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详细]

贺家湾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贺家湾大队,因大队部驻贺家湾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详细]

阳台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阳台大队,因大队部驻阳台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村民…[详细]

石窑台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石窑台大队,因大队部驻石窑台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详细]

徐家砭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徐家砭大队,因大队部驻徐家砭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详细]

石灰岔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37年设秀延县西二区石灰岔乡,该村为石灰岔乡驻地;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石灰岔大队,因大队部驻石灰岔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详细]

崖窑沟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84师第一团暨27军于此成立,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崖窑沟大队,因大队部驻崖窑沟村…[详细]

阳道峁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阳道峁大队,因大队部驻阳道峁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详细]

水晶沟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水晶沟大队,因大队部驻水晶沟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详细]

石家湾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石家湾大队,因大队部驻石家湾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详细]

乔家岔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乔家岔大队,因大队部驻乔家岔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详细]

兔河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兔河大队,因大队部驻兔河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村民…[详细]

胡家圪崂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胡家圪崂大队,因大队部驻胡家圪崂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详细]

杜家渠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杜家渠大队,因大队部驻杜家渠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详细]

柏山寺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37年设立秀延县西二区柏山寺乡,1950年改为安定县三区柏山寺乡,1956年改为安定县李家岔区柏山寺乡,该村为柏山寺乡驻地,1958年撤销;195…[详细]

中洼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中洼大队,因大队部驻中洼村而得名;1984年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村民…[详细]

李家岔镇特产

风味西川炖羊肉

子长县李家岔乡、安定镇、石家湾乡等地草原中生长大量的地椒草(又称“百里香”),羊只长期食用后,肉质香而无膻味。可作爆炒羊肉,也可清蒸羊肉。炖食时,连骨剁成块状。置入冷水内,文火炖烂,加入食盐、花椒、辣


以下地名与李家岔镇面积相当:
到李家岔镇必去著名景点

李家岔镇相关名人

李家岔镇特产与美食
李家岔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子长市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