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川口镇 | 隶属:子洲县 |
行政代码:610831105 | 代码前6位:610831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2 | 邮政编码:719000 |
车牌代码:陕K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7038人 | |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
镇人民政府地处三川交汇之处而得名。
三川口镇位于子洲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处,总户数6385户,总人口24154人,其中男12588人,女11566人,土地面积184326.6亩,耕地面积70722.9亩,其中梯田21645亩,坝地1950亩,水地942亩。
关于小城镇建设方面,三川口镇川崖根村委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每户2间,每间30多平方,全村共有61户参于了修建占地面积8052平方米,总投资122万元左右。按照小城镇规划,还有一座大桥需要修建,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不辞辛苦,上榆林、下西安和有关部门联系,积极争取资金,估计投资30万元兴建大桥为时不远。
文化旅游:
田家沟石城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点:子洲县三川口镇田家沟村保护范围:南至田家沟刘巨海脑畔,西至寨渠沟畔,北至崖窑渠。
马家沟石城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点:子洲县三川口镇马家沟村保护范围:东至三川沟(岔巴沟)畔,南依杜梨沟畔,西至马家沟畔,北至马家沟畔。
历史沿革:
建县前属绥德、米脂两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属双湖峪区管辖。
1958年8月,成立三川口公社,后随县并入绥德县。
1961年,复县后仍为三川口公社。
1984年7月,改设为三川口乡,辖27个行政村。
1997年12月,改设为三川口镇。
2001年,西庄乡并入三川口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阳湾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新安庄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尚家沟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田家沟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马家沟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牛薛沟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蛇沟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川崖根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后米脂沟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杜沟岔村是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三川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香炉沟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袁阳湾村是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三川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西庄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楼坪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高墕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祥水沟村是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三川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小场峁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吴家山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候石畔村是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三川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花楼村是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三川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毕家硷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详细]
区划代码:~26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林兴庄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