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林遮峪乡 | 隶属:保德县 |
行政代码:140931202 | 代码前6位:140931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车牌代码:晋H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48.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00人 |
人口密度:约2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因该地沿黄河滩自古以来枣树生长茂密,村落皆在枣林掩映之下,故此得名。
基本介绍:
保德县辖乡。1961年建林遮峪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48.2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林遮峪、后村、下川坪、水元塔、杜家峁、刘家大塔、韦耳梁、霍家塔、沙里、南里、郝家庄、元家山、马家峁、王家畔、水泉塔、刘家梁、刘家塔17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谷子、糜子为主,盛产红枣。
文化旅游:
林遮峪遗址林遮峪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保德县城南35公里林遮峪乡林遮峪村南500米墩儿梁该地背山面水,地势平坦,遗址长1000米,宽500米,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从断崖观测文
历史沿革:
1949年为行政村,隶属保德县四区。
1956年成立林遮峪镇。
1958年建立林遮峪人民公社,公社当时驻地林遮峪村。
1978年林遮峪公社迁入后村。
1984年改为林遮峪乡,沿用至今。
行政。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后村村是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林遮峪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林遮峪四区,属林遮峪行政村管辖;1954年属林遮峪四区,属林遮峪镇管辖;1956年撤销区建制属林遮峪镇管辖;1959年为林遮峪人民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9年为管理区;1961年成立下川坪生产大队;1984年改设下川坪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林遮峪四区,属林遮峪行政村管辖;1954年属林遮峪四区,属林遮峪镇管辖;1956年撤销区建制属林遮峪镇管辖;1959年为林遮峪人民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9年为林遮峪乡管理区;1961年成立沙里生产大队;1984年改设为沙里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林遮峪四区,属莺村管辖;1959年为管理区;1961年成立韦耳梁生产大队;1984年改设韦耳梁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49年属林遮峪四区,属林遮峪行政村管辖;1954年属林遮峪四区,属林遮峪镇管辖;1956年撤销区建制属林遮峪镇管辖;1959年为林遮峪人民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4年属林遮峪四区,属神山管辖;1956年属林遮峪镇;1959年属林遮峪人民公社,为管理区;1961年成立郝家庄生产大队;1984年改设为郝家庄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林遮峪四区,属林遮峪行政村管辖;1952年属林遮峪四区,属神山行政村管辖;1956年属林遮峪镇管辖;1961年属林遮峪人民公社,成立元家山…[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林遮峪四区,属韩家川行政村管辖;1952年属林遮峪四区,属沙坪行政村管辖;1959年属林遮峪人民公社,为管理区;1961年成立杜家峁生产大…[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林遮峪四区,属林遮峪行政村管辖;1954年属林遮峪四区,属林遮峪镇管辖;1956年撤销区建制属林遮峪镇管辖;1959年为林遮峪人民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霍家塔村是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林遮峪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