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仙泉村 | 隶属:西池乡 |
行政代码:140404201207 | 代码前6位:140404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5 | 邮政编码:04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D | 行政级别:村 |
相传,有神牛深藏村北佛爷山中,缘于神牛的长期尿聚汇集成了一潭清澈见底、甜爽可口的山泉水,取不尽、用不完、流不竭,故此,人们把它称为“仙泉”。该村居仙泉之南,故名。
西池乡南仙泉村位于长治县东南山区,全村416户,1356人,耕地面积1764亩,以种植玉米为主,林地275.3亩,以栽植元宝枫为主,人均耕地面积1.3亩。
支村委班子成员8人,支委4人,村委5人,现有党员63名,分为6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8名,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008年荣获“县级三无村”称号,2009年荣获“市级平安村”、“县级平安村”、县委“先进党支部”称号。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于2009年,面积1500㎡;农村卫生所建于1976年,面积100㎡;有文化活动广场1000㎡,包括篮球场1个,乒乓球台1个,健身器材20件。
南仙泉村与北仙泉村、沙峪村、西故县村、小河村、东故县村、南池村、北宋璧村、东池村、河头村、西池村、彭家村、坟上村、长井头村、周南村相邻。
明清时期实行都里制,属雄山乡璧泉都,下辖四里有五村:南仙泉、固(故)县、北仙泉、宋壁、沟南村。
民国,在明清四乡(太平、五龙、雄山、八谏)基础上实行编村制,也称区村镇制,属县三区(驻地荫城)北仙泉编村、为主村,南仙泉为附村,也称联合村。
1949年,沿用区、村、镇制。
1953年,撤区设乡,实行乡村制,属县三区(驻地韩店)仙泉乡,下辖南仙泉、北仙泉、南耳、北耳、小河。
至1956年,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南仙泉村附近有振兴小镇景区、长治五凤楼、北和炎帝庙、天下都城隍庙、长治县黎都公园、慈禧系列纪念地等旅游景点,有上党高粱、上党腊驴肉、壶关西柏林豆腐、西陕韭菜、上党“浇肉面”、长治青柿等特产,有西火秧歌、八义窑红绿彩瓷烧制技艺、上党乐户班社、上党腊驴肉制作技艺、铁礼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