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登山街道 | 隶属:平城区 |
行政代码:140213064 | 代码前6位:140213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2 | 邮政编码:037000 |
车牌代码:晋B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744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汉书·匈奴传》:西汉高帝七年(前200),帝亲率大军北进,抗击匈奴南侵,“冒顿(单于)纵精兵三十余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即此。
白登山街道成立2个社区(桐府、御华),同时按照人口和面积科学合理划分社区管理服务区域。白登山街道优化调整后设11个村(金家湾村、马家小村、泉寺头村、燕庄村、西坟村、东坟村、梓家村、古城村、牛庄村、肖家寨村、海力村)、4个社区(御东学府南、御东学府北、桐府、御华)。
2024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白登山街道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
2024年批准设立,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御东学府南社区是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白登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御东学府北社区是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白登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桐府社区是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白登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御华社区是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白登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村内姓马的居多得名,村委会驻马家小村得名马家小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据《大同市南郊区地名录》载:因村西有一水泉,在泉附近有龙王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据《大同市南郊区地名录》载:相传本村有个姓燕的坟园在村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据《大同市南郊区地名录》载:相传明代时,村北有十王坟,看坟后人在此守坟,因村居坟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明代村北有十王坟,看坟后人在此守坟,逐渐行成村落,因村居坟东,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相传在古代,有姓史的官员在此地战死,葬于此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相传大同城先建于此,因从北飞来一只凤凰,落在御河西。凤凰乃吉祥之意,随之将城改建今址,原城即名古城,村委会驻古城村得名古城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相传过去在海力村放牧的人,在此处设有牛圈,后形成村落,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相传,萧太后曾在此处安营扎寨,故名。1958年,设立肖家寨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肖家寨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24年2月9日,大同…[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相传在元朝时,俗称“小东海”的文瀛湖,泉眼多,水面较大,后因水位变化,泉水枯竭,水面逐年缩小,该村即建于原湖区范围之内,故称海里村,后改为海力村,村委…[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相传在古代,有位金姓流落此地定居,后逐渐聚居成村,又因本村座落在御河东岸,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