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和平镇 | 隶属:汾西县 |
行政代码:141034103 | 代码前6位:141034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7 | 邮政编码:041000 |
车牌代码:晋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0.2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400人 |
人口密度:约9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相传该村中有井一眼,人们吃了此水,脸身发黄,因此叫黄皮。清光绪年间人们一来嫌此名不好听,二来渴望安居乐业过好生活,因此将黄皮村改为和平村。
基本介绍:
汾西县撤销邢家要乡,整建制并入和平镇。以原邢家要乡和原和平镇的行政区域为和平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和平村。
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煤炭资源丰富,乡镇企业以采煤为主。
文化旅游:
牛洼庄张家宅院(包括张向云院、积善之家院、张家宅院)位于汾西县和平镇牛洼庄村,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包括张向云院、积善之家院、张家宅院。牛洼庄张家宅院为县级文物保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属汾西县三区。
1953年5月设和平乡。
1956年2月改设和平镇。
1961年5月成立和平人民公社。
1984年12月撤销和平人民公社,复设和平镇。
2021年2月,将邢家要乡并入和平镇,属汾西县管辖至今。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传该村中有井一眼,人们吃了此水,脸身发黄,因此叫黄皮。清光绪年间人们一来嫌此名不好听,二来渴望安居乐业过好生活,因此把黄皮村改为和平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位于沟西河对面的坡上。明代属团柏里管理;明崇祯七年(1634)属高岗里;1918年实行区村建制,1923年属三区管辖;1956年2月,撤销区村建制…[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河达村最早住着“河”氏人家,由此得名河达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赵姓居住于此。明代属团柏里管理;明崇祯七年(1634)属梧桐里;1918年实行区村建制,1923年属三区管辖;1979年12月,属和平公社季家庄大…[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瓦乐平村是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和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地处在山洼地带。明代属寺头里管理;明崇祯七年(1634)属高岗里;1918年实行区村建制,1923年属三区管辖;1956年2月,撤销区村建制。19…[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申姓先居于此。明代属申村里管理;明崇祯七年(1634)属德辉里;1918年实行区村建制,1923年属三区管辖;1956年2月,撤销区村建制。195…[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该地原是姓张的几户人家居住,村中有一深泉水井,故命名为张泉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有一片山坡种满芝麻,香味扑鼻。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该村邢姓先居此地。故名。明代属于寺头里辖;明崇祯七年(1634)属高岗里辖;1918年实行区村建制,1923年属三区管辖;1956年2月撤销区村建制,…[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始称“要家沟”。明朝更名为“盈村”,清末光绪年间更名为“营村”,民国六年(1912)又复改为盈村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称东角上,相传先祖从洪洞县城东街迁入,人以东街上相称,后转谐音“东角上”村。…[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吉祥语命名,寓意该村大吉大利。故名大吉利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