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王何南村 | 隶属:北城街街道 |
行政代码:140581001211 | 代码前6位:140581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6 | 邮政编码:048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晋E | 行政级别:村 |
传说长平之战时,从围城、企甲院突围出来的赵军,刚到村西,又被埋伏在山岭上的秦军挡住去路,前进不得,后退不能。绕来绕去不知何从。当地百姓为赵军担忧,互相询问:“王师如之何?”后来人们就把这里称为王何。这里以河为界,分南北两片,按方位区分,群众习惯称南村、北村。1979年将南村改称王何南。
王何南村简介
北城办王何南村位于高平市西北5公里处,毗邻交通干线太洛公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345户,总人口1223人,全村耕地面积1190亩。多年来经济发展滞后,农村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2009年新一届支村两委班子产生后,在村主任赵爱国同志的带领下,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勇于开拓,真抓实干,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使王何南村的面貌焕然一新。2011年还被上级确定为省级新农村推进村。
党员干部齐用力,团结一心谋发展。三年来,两委班子将改变落后的村容面貌,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户通工程方面,多方筹措资金300余万元,硬化大街小巷25000平方米,巷
清代实行都里制,属第七都;1912年废都里制为区村制,先后属一区(城关)、一区(米山);1958年至1978年先后设王何教华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区、生产大队,属箭头乡、城关管理区、城关工作区、城关人民公社;1979年设王何生产大队。
1984年5月25日政社分开,设王何村村民委员会,属城关镇;1994年改设王何南村村民委员会,属北城街街道。
王何南村附近有高平炎帝陵、丹朱岭工业旅游区、喜镇苏庄景区、卧龙湾景区、清云寺生态公园、长平古战场遗址等旅游景点,有晋城荆条花蜂蜜、高平大黄梨、高平烧豆腐、猪头肉疙夹火烧、羊肉李圪抓、猪皮冻等特产,有武氏正骨法、潞绸织造技艺、中医正骨疗法(武氏正骨疗法)、神农高跷、高平剪纸、高平秧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