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庄村 | 隶属:南城街街道 |
行政代码:140581003219 | 代码前6位:140581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6 | 邮政编码:048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E | 行政级别:村 |
村名来历有三种传说:1.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军40万,后人祭祀,甚是伤心,故名伤庄,后演变为上庄。2.赵将尚武将军镇守此地,全军战死,百姓为纪念,取名尚(上)庄。3.旧时村上有尚张两大家族相争,通过协商,将“尚”改为“上”。
2019年6月,上庄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上庄村位于高平市区西2.5公里处,属南城街街道办事处管辖,西北过境公路从村境内东沿穿越而过,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豆制品传统产业发达,全村有300余户,1200余人;分为两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干部6名,党员33名,群众代表15名,耕地988亩,枣园400亩,钙果园200亩。
该村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全村党员干部团结奋斗,同心同德修道路,打机井,形成了以该村为中心的联片供水配套工程,以过境公路为依托的交通网络,为发展城郊经济优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世纪,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该党支部决心以发展为主题,以调产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富民强村为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
清代实行都里制,属第七都;1912年废都里制为区村制,先后属一区(城关)、一区(米山);1956年至1983年先后设上庄曙照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区、生产大队,属瓦窑头乡、城关管理区、城关工作区、城关人民公社、唐庄人民公社。
1984年5月25日政社分开,设上庄村村民委员会,属唐庄乡;2001年1月10日划归南城街街道。
上庄村附近有高平炎帝陵、丹朱岭工业旅游区、喜镇苏庄景区、卧龙湾景区、清云寺生态公园、长平古战场遗址等旅游景点,有晋城荆条花蜂蜜、高平大黄梨、高平烧豆腐、猪头肉疙夹火烧、羊肉李圪抓、猪皮冻等特产,有武氏正骨法、潞绸织造技艺、中医正骨疗法(武氏正骨疗法)、神农高跷、高平剪纸、高平秧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