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樊村镇沙樊头村
地名:沙樊头村 | 隶属:樊村镇 |
行政代码:140882100205 | 代码前6位:14088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晋M | 行政级别:村 |
沙樊头村早在石器时代就开始有人类活动,远古时代的皮氏部落一度很强大,以养殖、皮革、货币铸造最为发达,传说这里有850年的皮氏城、860年的龙门城遗迹。沙樊头村在清乾隆元年(1736年)以前,叫“兴隆村”。据传当时的村子很大,居住人口很多,商铺集聚,生活兴隆。因村名与皇帝年号中的“隆”字相重,属于犯上,故而村子被官府烧毁。大火连烧几天几夜,多数人无家可归,流落他乡,只剩个别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童居住在此。当时,村北由于遮马峪洪水在流入黄河的过程中,不断冲刷,形成一条像河里的“船”一样形状的图案。这个图案坐东朝西,兴隆村就在这个图案的西边,也就是“船”头上,所以,村里几位老者商议后,就把“兴隆村”改名为“沙船头村”。由于土语中“船”与“樊”同音,加之和“樊村”相邻,所以天长日久,“沙船头”就变成了“沙樊头”。
基本介绍:
沙樊头村位于镇政府西边,北依鑫光大道,南邻山西铝厂。近年来,在镇村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硬化从镇到村,从村到山西铝厂两条高标准水泥路,改善了村交通条件,成为名府其实的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村共有居民228户,村民1080余人。其中党员、干部40余人,总占地面积12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800余亩,村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集体投资配套四眼深井,保证全村耕地面积能稳产高产,连续多年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村历年来以教育为本,不惜教育投资,在整合初中以后,仅保留1—6年级小学一座,去年除加固学校以外,还对学校水、电、暖全部更新整改,保证学生有一个
历史沿革:
清代为连亭里沙樊头村。
1919年为第三区沙樊头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为第三区沙樊头村。
1953年全县划为41个乡为光德乡沙樊头村。
1956年3月,全县合并为17个乡为光德乡沙樊头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为樊村人民公社沙樊头大队。
1984年4月为樊村镇沙樊头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沙樊头村附近有黄河龙门景区、大梯子崖景区、古今天下旅游景区、薛仁贵故里、河津真武庙、高媒庙等旅游景点,有连伯韭菜、晋南牛、龙门梨枣、北原苹果、山西琉璃制品、龙门麻黄等特产,有河津赵氏中医正骨法、河津剪纸、河津琉璃烧制技艺、河津转花灯、河津干板腔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