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门村 | 隶属:清涧街道 |
行政代码:140882002211 | 代码前6位:14088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M | 行政级别:村 |
因地处龙门近旁而名之,又因其境内有渡口码头,民间称“口头村”。龙门村在1961年前称神前村,后以邻近黄河渡口龙门更其名。龙门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晋陕大峡谷的出口,这里两山对峙,形如门阙,河流其中。
荣誉排行:
2024年11月,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4年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龙门村上榜。
2024年8月,龙门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2009年1月,龙门村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05年10月,龙门村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基本介绍:
山西省河津市龙门村位于-交界的禹门口,全村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739亩,十个居民组,3540口人,120名党员。2024年全村资产积累超1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年上缴国家税金1.5亿元,年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在村党委的领导下,群众生活实现了农村城市化、农民职工化、农业机械化、生活小康化、住宅园林化,村-原贵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党的十七、-代表。龙门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法治示范村、全国十佳小康村”。
龙门村与杜家沟村、张家庄村、何家庄村、侯家庄村、朝阳社区、任家庄村、康家庄村、西庄村、范家庄村、花苑社区、翠溪社区、津辉社区、清涧中心村、华毓社区相邻。
历史沿革:
明代为下停里神前村。
清代为连亭里龙门镇。
1919年为第一区神前村。
1953年全县划为41个乡为何家庄乡神前村。
1956年,全县合并为17个乡为清涧乡神前村。
1961年为禹门公社龙门大队。
1983年为清涧公社龙门大队。
1984年4月为清涧镇龙门村民委员会。
2001年为清涧街道龙门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龙门村附近有黄河龙门景区、大梯子崖景区、古今天下旅游景区、薛仁贵故里、河津真武庙、高媒庙等旅游景点,有连伯韭菜、晋南牛、龙门梨枣、北原苹果、山西琉璃制品、龙门麻黄等特产,有河津赵氏中医正骨法、河津剪纸、河津琉璃烧制技艺、河津转花灯、河津干板腔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