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家堡村 | 隶属:僧楼镇 |
行政代码:140882101206 | 代码前6位:14088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M | 行政级别:村 |
据《马氏族谱》记载,明初,有马姓人从霍州迁来,村由此得名。
马家堡村位于僧楼镇中心所在地,全村共有七个居民组,人口2160人,土地面积2750亩,其中耕地面积235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390元。全村支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党员62人,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砖厂两个。农业条件较好,水利设施便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导产业。养殖业丰富,全村养猪23户,现存栏400余头,养鸡4户,存栏3000余只,养牛3户,存栏200余头。2024年,规划并顺利实施了幼儿园取暖工程,安装了暖气管道、锅炉等基础设施,解决了幼儿的取暖问题。启动僧楼大街拓宽改造工程,已完成拆迁工作,目前正在紧张施工。
马家堡村与李家堡村、刘家堡村、人民村、侯家庄村、尹村村、忠信村、旭红村、北方平村、北午芹村、南方平村、张吴村、吕梁村、艳掌村、小张村相邻。
明代为僧楼里僧楼镇金壁堡。
清代为僧楼里午间里楼里镇僧张里金壁堡。
1919年为第三区僧楼编村东社(马家堡)。
1947年4月河津解放为第三区僧楼编村马家堡。
1947年9月至1948年8月为第四区,区府在北方平。
1953年全县划为41个乡,为僧楼乡僧楼东自然村(马家堡)。
1955年全国合作化为僧楼乡永胜社。
1956年3月,全县合并为17个乡,为僧楼乡永胜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龙门公社僧楼管理区东
马家堡村附近有黄河龙门景区、大梯子崖景区、古今天下旅游景区、薛仁贵故里、河津真武庙、高媒庙等旅游景点,有连伯韭菜、晋南牛、龙门梨枣、北原苹果、山西琉璃制品、龙门麻黄等特产,有河津赵氏中医正骨法、河津剪纸、河津琉璃烧制技艺、河津转花灯、河津干板腔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