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刘家塔镇 | 隶属:河曲县 |
行政代码:140930102 | 代码前6位:140930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车牌代码:晋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100人 |
人口密度:约8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
因有一刘姓人家住一塔上而得名。
基本介绍:
河曲县辖镇。1958年设刘家塔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县境北部,北靠黄河,距县城20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0.8万。河(曲)偏(关)公路过境。辖刘家塔、前大洼、后大洼、路铺、万斛、阳儿塔、石城、坪头、董家沙墕、长尾沟、李家第一、崔家第一、郝家沟、董家庄14个村委会。主要矿产有硫磺、煤炭。农业主产糜、谷、土豆、黑豆、黄芥。古迹有弥佛洞和小石坪石雕佛像。
文化旅游:
下养仓观音庙位于河曲县刘家塔镇下养仓村,年代为清,忻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大洼大庙位于河曲县刘家塔镇前大洼(窊)村,年代为清,忻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53年刘家塔设乡,属二区,区政政府驻树儿梁,1956年4月1日全县58个乡镇并为26个,刘家塔保留。
1958年7月1日合并为20个乡镇,刘家塔保留;8月25日全县撤乡改建14人民公社,刘家塔建人民公社,9月2日全县合并为9个公社,刘家塔保留;11月20日,9个人民公社合并为7个,刘家塔保留。
1959年7月,河、保、偏三县分社,河曲重新划分为20个人民公社,刘家塔保留。
1984年置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所建村之乡民姓刘,结合刘家塔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姓氏+家+地形=村名的方式命名,是镇政府所在地。全村村民绝大多数都姓刘。刘家塔村农村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所建村之乡民姓董,命名为董家庄。现在,董姓村民大多迁走,村民以田姓居多。董家庄村农村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所建村之乡民姓郝,结合郝家沟村坐落的地理位置,以“姓氏+家+地形=村名的方式命名。全村村民绝大多数都姓郝。郝家沟村农村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自治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大洼村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刘家塔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后大洼村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刘家塔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路铺村民委员会。并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并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阳尔塔村民委员会。并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该村西石畔古时曾建过山城,皆为青石砌成,故名为石城。石城村农村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坪头村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刘家塔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崔姓居住,盼望村庄兴旺发达,成为百家姓中第一家。…[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姓居住,盼望村庄兴旺发达,成为百家姓中第一家。…[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长尾沟村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刘家塔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树儿梁村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刘家塔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黄土高原,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大,有了邓草也之名,按地理位置分别取名为上、中、下邓草也村。…[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居民意欲自己的山庄能够成为“头一个”兴旺发达的村庄,故名山庄头。…[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碓臼也村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刘家塔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洪武年间,有黄氏从洪洞出发迁往他乡,几家本族尾追到此失道,不知去向,只好暂居此地,起名黄尾。今居刘,王二姓。…[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东梁村村民委员会。并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上养仓村民委员会。并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养仓者,盖取足仓易养生之意,又按地理位置,两村中居上者为上养仓居下者为下养仓。下养仓村农村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首建村庄之居民,将其姓氏与村落所处的地形结合而命名,于是得名冯家庄村。冯家庄村农村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