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退沙街道 | 隶属:霍州市 |
行政代码:141082005 | 代码前6位:14108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7 | 邮政编码:041000 |
车牌代码:晋L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4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4万人 |
人口密度:约4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
古称仁义村,明代霍州设仁义都于此。明成化年间,汾水泛滥,冲毁良田并危及村庄,为求镇汾止水,改名退沙村,因史得名。
基本介绍:
山西省霍州市退沙街道办事处是2001年4月撤乡并镇时,在原什林镇的基础上设立的,机关现驻什林村,位于临 汾市与晋中市交界处,霍州市西北部,北邻晋中市灵石县,西邻汾西县,东面与本市师庄乡、大张镇,南面与北环路街道办事处、鼓楼街道办事处、白龙镇相连。区域面积46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11°14′,北纬36°38′,辖8个行政村,人口22833人,其中农业人口14415人,非农业人口8418人。退沙街道办事处8个村共有耕地8504亩,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薯类、豆类为主,近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养殖业比重逐年加大,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320元,居全市前列。该街道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
文化旅游:
王庄三教庙位于临汾市霍州市退沙街道办事处王庄村,年代为元,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王庄三教庙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属霍县一区。
1956年4月设退沙乡。
1958年6月属霍汾县退沙乡;10月属霍汾县红星人民公社。
12月属洪洞县城关人民公社。
1959年7月属霍汾县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5月为霍县城关人民公社。
1984年设立什林镇。
2001年7月什林镇改为退沙街道。
隶属霍州市管辖至今。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因坡底村和李雅庄社区合并而命名。‘’安静祥和‘’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什者通十,因初建村时只有十间茅草屋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由姚姓人氏最先在此居住,故名。新中国成立,姚村属第三区。1952年元月,姚村属第一区。1953年,姚村属退沙乡。1956年,姚村是清河农业社属退沙…[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退沙古称仁义村,明代霍州设仁义都于此。明成化年间,将仁义村改名为退沙村。其中“沙”字,既指洪沙之沙,又协音烧杀之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光绪初年,有山东博兴县朱、杨两家先后逃荒至此定居,以后曹、蔺、张、王等姓居民逐渐迁来居住,民国初年,以主要姓氏定名为朱杨庄。…[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许姓人始居得名。新中国成立,许村属第三区。1952年元月,许村属第一区。1953年,许村属许村乡。1956年,许村是新华农业社属退沙乡。1958…[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枣洼古称棗窊莊,后改成枣洼,因本村山洼中枣树较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王庄村属第三区。1953年,王庄村属退沙乡。1956年,王庄村是旭光农业社属退沙乡。1959年,成立城关公社王庄管理区。1961年5月,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