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温泉乡 | 隶属:交口县 |
行政代码:141130202 | 代码前6位:141130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8 | 邮政编码:033000 |
车牌代码:晋J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96.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300人 |
人口密度:约6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因乡人民政府驻地古有四季常温的泉水而得名。
基本介绍:
交口县辖乡。1958年建温泉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96.4平方公里,人口0.9万。窑西公路过境。辖温泉、南岭、闫家山、樊家沿、曹家庄、庞子洼、东头、白兑庄、杏泉、马家坪、郭家掌、石岭后、花寨、古桑园、前务城、孙圪垛、常家山、响义、范石滩、后务城2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产品有生铁、铝钒土等。农业主产谷子、玉米,盛产核桃。李宗山有唐建石佛寺。
文化旅游:
交口石佛寺位于交口县温泉乡李家山村。,年代为元、明、清。为吕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由正殿后檐墙向外延伸20米至山坳,东由东配殿后檐墙向外延伸20米至山坳,南由山门向外延伸20米至
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成立地旧址位于交口县温泉乡城辛庄村,年代为民国二十年(1931),2022年12月,被公布为吕梁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旧址本体为界,东至距旧址建筑外墙4
交口红军东征革命遗址位于吕梁市交口县温泉乡、水头镇、桃红坡镇、双池镇、康城镇、石口乡,年代为193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交口红军东征革命遗址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仍属孝义县第五区(驻郭家掌村),后改为第一区(驻郭家掌村)。
1956年改设为城北沟乡,驻城北沟村。
1958年改设为温泉人民公社。
1959年11月,温泉人民公社随孝义县并入介休县。
1961年介休县与孝义县分设后复归孝义县。
1971年5月,温泉人民公社改属交口县。
1984年实行乡镇区划后,改设为温泉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实行生…[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庞子窳村是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温泉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实行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实行生…[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实行生…[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实行生…[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9月设立白兑庄大队,属孝义县温泉公社。1971年5月属交口县温泉公社白兑庄大队。1984年,实行乡(镇)村制,白兑庄大队更改为白兑庄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实行生…[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阎家山村是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温泉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实行生…[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实行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