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楚侯乡张嵩村
地名:张嵩村 | 隶属:楚侯乡 |
行政代码:140821200209 | 代码前6位:140821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M | 行政级别:村 |
地名由来:
张嵩,实乃人名,字仲山,御驾大将军济国公,居太原。商初,朝庭派遣御驾大将军济国公张嵩,字仲山(距今4300余年),朝庭派遣河东府镇守晋宝“猗氏盐池”。又名酌秀(酌,张的土音;秀,相的雅称。唐中叶张嘉祯、张延赏、张弘靖祖孙三代为相,又名张三相之家)。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张嵩村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村。
基本介绍:
张嵩村地处临猗与运城的中段,董家路两公里处以南,下辖13个居民组,820户,3400口人,耕地9650亩;生产上已由传统的粮棉种植改型为果业生产,品种上以早熟为主,人均收入已超过7000元。
张嵩村又名“酌秀”,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张嵩后裔嘉祯、张弘曾任唐玄宗、德宗、宪宗宰相,有“三相张家”得“酌秀”之美誉。明代名臣乔应甲除恶扬善,乔阁老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已经被列入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所著的《半九亭集》一书得到全国楹联界专家的认可,称之为“中华楹联巨匠”。
张嵩村文化气氛甚浓,雄伟宽敞的村民活动中心广场使村民休闲活动、娱乐的好场所;庄户剧团、歌舞团、锣
历史沿革:
1958年随王鉴,李汉并入红旗公社;1959年王鉴,李汉随牛杜从红旗分出,属牛杜公社;1962年王鉴从牛杜公社分出成立公社;1962年由张嵩管理区分出,成立张嵩大队;1984年张嵩大队改名为张嵩村民委员会。
周边相关:
张嵩村附近有临晋县衙、临猗傅作义故居、妙道寺双塔、临猗龙山仰韶文化遗址、临猗县王寮村猗顿陵、临晋文庙大成殿等旅游景点,有临猗苹果、吴王渡黄河鳖、北景柿子、临晋江石榴、临猗石榴、临晋酱玉瓜等特产,有锣鼓杂戏、“酱玉瓜”制作技艺、绛州鼓乐、万荣笑话、锣鼓杂戏等民俗文化。
还有1个地名与张嵩村同名:
相关资讯
- 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村
- 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乡镇
- 临猗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 楚侯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 王见村
- 百俊村
- 孙里村
- 太侯村
- 董家庄村
- 南杨姚村
- 仁里村
- 张嵩村
- 赵家卓村
- 李汉村
张嵩村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