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牛杜镇牛杜村
地名:牛杜村 | 隶属:牛杜镇 |
行政代码:140821107200 | 代码前6位:140821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晋M | 行政级别:村 |
又名杜村街。该村原西门有一幅对联:“牛尚书,兴大业,首出鸣珂里;杜相国,佐贞观,人迷凤麓村。”其意为:牛僧孺,在隋大业年间,辅佐隋炀帝治理天下;杜如晦于贞观年间辅助唐太宗治理天下,联取“牛杜”二字为冠。又因以往油业兴旺亦曾称油杜镇。
荣誉排行:
2021年1月,山西省民政厅确定牛杜村为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范村。
基本介绍:
牛杜村位于涑水河畔,峨嵋岭水河畔,峨嵋岭下,远古时期临猗县“五大集镇”之一,牛杜镇政府所在地,交通十分便利,是临陌线公路与田何路交汇的中心地段,距县城5公里之遥,全村共有2000多口人,其中党员40余人,全村11个居民组,500多户,土地5000余亩,其中耕地4300余亩,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传统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密切关怀指导下,在党支部村委的直接领导下,全村居民以毛泽东思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工作动力,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为主题,全村居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粮棉产量逐年提升,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逐渐发展,新
历史沿革:
1958年属红旗人民公社牛杜管理区;1960年由牛杜、杨中、田村合并,成立牛杜管理区;1961年从牛杜大队分出牛杜大队、杨中大队;1962年由牛杜大队、李汉大队、王寮大队合并,成立牛杜大队;1963年从牛杜大队分出牛杜大队、雷家垛大队、老堡大队;1984年牛杜大队改称牛杜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并入猗氏镇,归猗氏镇管辖;2007年恢复牛杜镇建制,属牛杜镇管辖。
牛杜村附近有临晋县衙、临猗傅作义故居、妙道寺双塔、临猗龙山仰韶文化遗址、临猗县王寮村猗顿陵、临晋文庙大成殿等旅游景点,有临猗苹果、吴王渡黄河鳖、北景柿子、临晋江石榴、临猗石榴、临晋酱玉瓜等特产,有锣鼓杂戏、“酱玉瓜”制作技艺、绛州鼓乐、万荣笑话、锣鼓杂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