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夏门镇夏门村
地名:夏门村 | 隶属:夏门镇 |
行政代码:140729103200 | 代码前6位:140729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4 | 邮政编码:0306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晋K | 行政级别:村 |
在山西有个典故叫“打开灵石口,控干晋阳湖”,说的是上古洪荒时期大禹治水的故事,这里所说的灵石口就在夏门镇,夏门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荣誉排行:
2012年12月,夏门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08年10月,夏门村入选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06年11月,夏门村上榜第二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基本介绍:
在山西省晋中市境内,与长治、吕梁、临汾三市的接壤地带,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夏门村。地处太原盆地南端的夏门村,居住人口1400余人,用地面积约63公顷,是灵石县夏门镇政府驻地。在国家大力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工作的时代背景下,夏门村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及特色,正焕发出勃勃的发展生机。
夏门村主要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年间,居住于此的梁氏家族是当时灵石县的四大望族之一,官宦学士众多,工商财力雄厚,因而古村落选址、布局及营建极为讲究。目前古村落中半数以上的建筑群为明清时期的山西传统建筑风貌,古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现有保存完好的院落6组共60余幢,窑洞、传统民居千余间。窑上建窑
文化旅游:
夏门古堡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晋中市西南端、灵石县境、夏门镇域,始建于明朝万历中期,终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历时三百余年。累积建成以城堡式建筑群为核心区的民居建筑。夏门古堡建在秦王岭的龙头岗上。自汾
历史沿革:
该村原名禹门。
清代属属街北里;民国时期属第一区,夏门村为编村,辖9村、16闾、73邻、265户;1949年属第一区(驻城关);1953年仍属第一区(驻城关),为西河底乡管辖;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卫星(
夏门村附近有夏门古堡、灵石王家大院、红崖大峡谷、石膏山、灵石王家庄园景区、夏门古堡等旅游景点,有灵石酸枣仁、灵石荆条蜂蜜、灵石核桃、灵石骨累、灵石油糕、黄条条等特产,有灵石泥塑(泥塑佛像)、摸骨正脊术、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常青双人高跷、傅山拳、静升抬阁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