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关镇 | 隶属:偏关县 |
行政代码:140932100 | 代码前6位:14093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车牌代码:晋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7万人 |
下辖地区:6个社区、39个行政村 |
昔称县西第一关镇,名将军渡。明初,武德将军覃添顺见该地水险可凭,山峻可固,乃设关戍守,始称新关。镇名缘此。
基本介绍:
偏关县撤销天峰坪镇,整建制并入新关镇。以原天峰坪镇和原新关镇的行政区域为新关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新关镇黄河大街。
文化旅游:
白衣殿位于偏关县新关镇西关村百地坪。坐北朝南,南北长49.2米,东西宽36.5米,占地面积1795.8平方米。据庙内现存碑记载,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光绪
偏关烈士陵园位于偏关县新关镇路家窑村教场坪,年代为1975年,忻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偏关县第一区。
1958年成立城关人民公社(又称红旗人民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为城关镇。
2001年撤乡并镇时,将原马家墕乡并归该镇,称为新关镇至今。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所辖范围而得名因地处关城南,故名南关。…[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所辖范围为县中心两条大街相交处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所辖范围为县城东门街而得名。2012年,偏关县社区网格化,新设立东门社区居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12年,偏关县社区网格化,新设立教场坪社区居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辖区范围为城乡建设新区而得名。2012年,偏关县社区网格化,新设立新城社区居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聚福苑移民新村社区是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新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出县城南门,溯关河而上,遂有草市、溜马场、黄牛滩,滩左为马梁,村在梁下。古时此地刍荽蕃茂,水草并丰,是牧牛马之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座落沟掌,沟多红泥,故名。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大红沟生产大队隶属于城关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生产大…[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沈姓立村,故名。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沈家村生产大队隶属于城关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行…[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座落于九崖山下,关河北岸,有石可做为磨刀之石,用之发刃锋利无比,又关河经此,为九崖山所阻,迂回曲折,冲击成滩,故名磨石滩。…[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为县城西向的交通要道,故名。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马道生产大队隶属于城关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生产…[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地处关城南门之外上部地区,故名上关。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上关生产大队隶属于上关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与上尧王坪相区分而名。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下尧王坪生产大队隶属于城关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庄座落在县城西虎溪沟,故名。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西沟生产大队隶属于城关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生…[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庄座落在山坡上,古人掘土为洞穴而居之,俗称土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沟底蕴藏白矸泥,为制瓷之原料,村民多操此业。村内磁窑比比皆是,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座落在向阳疙塔上,故名。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阳塔生产大队隶属于城关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生产…[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古代此地为军队驻扎营地,又座落山梁,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庄位于县城西南峁梁上,原为“高家上十回”,该村高姓,祖先为陕西米脂县人,有兄弟二人,为生活所迫,频年多次外出逃荒,第十回在此定居,感颠沛之苦,起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应作“王家上十回”,继高氏兄弟立高家上十回后,外籍王姓者流浪到这一带。因与高家上石会仅隔一沟之地立村,故仿高姓村名之意,为王家上石会。…[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传此地有一颗珍珠,人们认为是吉地,在此修建村庄,故名珍珠庄王。…[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别名贺家深埝,该村座落于埝地,且南北土山高而东西沟谷深,故名深埝。由于村多贺姓,亦名贺家深埝。…[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马姓居此,村前有埝,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为城中村,居民散居于县城东南部,公社化组织村民建南城生产大队,故名南城。…[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志载,自龙洞在关东北6里,山环峰绕,幽谷危岩,盛夏忘暑。山洼建白龙殿,相传“龙兴于此”,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坭埝村是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新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为是城中村,村民散居于县城北部,公社化时组织村民立北城生产大队,故名北城。…[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穆家埝村是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新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兴盛庄村是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新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深埝村是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新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因刘姓建村,座落向阳湾上。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刘家湾生产大队隶属于马家墕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详细]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海沟村是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新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庙儿梁村是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新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独家定居于一沟内,故名孤家沟。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孤家沟生产大队隶属于马家墕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详细]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其地处黄河东岸悬岸之上一块天然小坪上,从黄河滩向上看形似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盛产黑豆,且村庄座落于两山丘壑埝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4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庄座落于关河入黄河之口,故名。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关河口生产大队隶属于天峰坪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详细]
区划代码:~25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此地出产紫荆,又因村庄座落于山上而名,后人讹传为紫金山。…[详细]
区划代码:~25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柴姓在此定居而名。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柴家岭生产大队隶属于天峰坪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详细]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杨姓定居此地,且村庄座落于山岭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5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产野生小蒜,且村庄座落于沟坡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5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其村座落于东仰西伏,似人首偏隆之小山丘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5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阎姓定居此地,故名。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闫家沟生产大队隶属于天峰坪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5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梨树甚多而名。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梨园生产大队隶属于天峰坪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行…[详细]
区划代码:~25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古有桦树林,明宣德四年(1492)为防外敌侵扰修堡,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