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蒲城镇 | 隶属:蒲县 |
行政代码:141033100 | 代码前6位:141033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7 | 邮政编码:041000 |
车牌代码:晋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65.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5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3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相传蒲伊子在此居住,后人为纪念他,故得名。
基本介绍:
蒲县撤销红道乡,整建制并入蒲城镇。以原红道乡和原蒲城镇的行政区域为蒲城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返底村。
荣誉排行:
2024年11月,蒲城镇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乡镇。
2024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蒲城镇人口数量为3.78万人,位列蒲县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
2024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蒲城镇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1949年属蒲县一区;1953年设城关镇;1958年9月成立红专(城关)人民公社;10月属吕梁县;1959年10月为蒲县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城关人民公社,复设城关镇;2001年城关镇与刁口乡合并为蒲城镇;2024年乡级区划调整,将红道乡并入蒲城镇,名称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47年名为城关行政村,属蒲县城关行政区;1956年属蒲县城关镇;1958年名为城关生产大队,属蒲县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3月名为城关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名为曹家庄生产大队,属蒲县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3月名为曹家庄村民委员会,属蒲县城关镇;2001年3月,蒲县撤乡并镇后,原刁口乡并入城关镇…[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名为枣林生产大队,属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3月名为枣林村民委员会,属蒲县城关镇;2001年3月,蒲县撤乡并镇后,原刁口乡并入城关镇,改称为…[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名为荆坡生产大队,属蒲县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3月名为荆坡村民委员会,属蒲县城关镇;2001年3月,蒲县撤乡并镇后,原刁口乡并入城关镇,改…[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名为刁口行政村,属蒲县城关行政区;1950年名为刁口行政村,属蒲县化乐行政区;1956年属蒲县刁口乡;1961年名为刁口生产大队,属刁口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54年属返底乡管辖;1959年11月名为后古坡生产大队,属蒲县红道乡;1984年名为后古坡村民委员会,属蒲县红道乡,2010年名为古坡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名为太夫行政村,属蒲县薛关行政区;1954年属蒲县返底乡;1959年11月名为太夫生产大队,属红道人民公社;1984年名为太夫村民委员会,属…[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0年成立韩店村民委员会,属蒲县红道乡;2024年乡级区划调整,蒲县撤销红道乡,整建制并入蒲城镇,属蒲城镇管辖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名为红道行政村,属蒲县城关行政区;1954年属蒲县红道乡管辖;1959年11月名为红道生产大队,属蒲县红道乡;1984年名为红道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名为西坪垣行政村,属蒲县城关行政区;1954年属蒲县西坪垣行政村;1962年名为西坪垣生产大队,属蒲县西坪垣人民公社;1984年名为西坪垣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名为耳里行政村,属蒲县化乐行政区;1954年属蒲县西坪垣乡;1962年名为耳里生产大队,属蒲县西坪垣人民公社;1985年改名为耳里村民委员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