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胡底乡玉溪村
地名:玉溪村 | 隶属:胡底乡 |
行政代码:140521204214 | 代码前6位:140521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6 | 邮政编码:048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E | 行政级别:村 |
明代嘉靖三十一年村中“三官殿”碑文记载“县东百余里吾山脚下有溪,其溪三色若玉也,其溪之声若玉也”,故称玉溪。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玉溪村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村。
2020年10月,玉溪村被确定为第三批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省级示范村。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玉溪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基本介绍:
玉溪村概况
明代嘉靖三十一年村中“三官殿”碑文记载“县东百余里吾山脚下有溪,其溪三色若玉也,其溪之声若玉也”。故称玉溪,玉溪村由此得名。
明代正德六年,沁水县知县王溱,是沁水历史上一位很有政绩有民心的知县,他踏遍沁水山水,尤对玉溪情有独钟,便遂号“玉溪子”。
端氏镇樊庄村明代著名诗人常伦,与王溱为同榜进士,也是文坛好友,他和王溱同游玉溪时,被玉溪的美景折服,同时也对王溱的人格所仰慕。触景生情,写下诗句,常伦写玉溪之水如美玉,玉溪之子好人品,水与人融为一体难解难分,其意玉溪之水晶莹明澈,声似玉声,玲珑声幽,妙音无比,玉溪水确实美,玉溪子确实好。
金末元初著名的诗人元好问,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初属沁水五区玉溪行政村,合作化时始称玉溪初级社,红土凹初级社,1956年后转入高级社分别冠名“玉星”“玉进”,1958年9月公社化称玉溪管理区,红土凹管理区,属胡底乡金星人民公社,1961年6月改称玉溪生产大队,红土凹生产大队,属樊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实行乡村制称玉溪村村民委员会,红土凹村村民委员会,属樊庄乡。
2001年1月樊庄乡并入胡底乡属胡底乡,2002年红土凹村并入玉溪村。
玉溪村附近有湘峪古堡、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柳氏民居、沁水示范牧场、沁水抗大太岳分校旧址、下川遗址等旅游景点,有沁水黄小米、沁水刺槐蜂蜜、沁水黑山羊、沁水黑木耳、七须黄花菜、沁水蜂蜜等特产,有柳氏清明祭祀习俗、土沃老花鼓、舜的传说、柳氏家族人生礼俗、元王高跷、祭祖习俗(沁水柳氏清明祭祖)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