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长畛村
地名:长畛村 | 隶属:嘉峰镇 |
行政代码:140521104201 | 代码前6位:140521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6 | 邮政编码:048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晋E | 行政级别:村 |
在秦汉以前远莫可考,在唐宋间一大镇也,彼时形势沁河远在西山之麓,拆迁而行,村在河之东,村内庵观寺宇凡九所,街道可二三里许,居民稠密,烟火数百家,意者村民长镇村,康熙十六年碑文又记载:我辈始卜宅西川,平原广阔,因而名之阅长畛。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长畛村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村。
2020年12月,长畛村被授予山西省第一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20年11月,长畛村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长畛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基本介绍:
长畛村位于沁水县东南部,嘉峰镇中部,沁河东岸。全村有140余户,440余口人,280余亩耕地,千余亩山林、人均纯收入10000元。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尤其是集生态园林、文化体育、住宿于一体的龙城宾馆的落成为长畛村更增添了城市化韵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勤劳、勇敢、朴实的长畛人民,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按照0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
基础及公共设施建设完备:村内大街小巷全部硬化、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初属沁水六区武安行政村。
合作化时始为长畛初级社,1956年转为高级社冠名常庆。
1958年9月公社化称长畛管理区,属端氏乡卫星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改称长畛生产大队,属潘庄人民公社。
1971-1972年潘庄、郑村两公社划为阳城县。
1984年4月实行乡村制称长畛村村民委员会,属嘉峰镇。
长畛村附近有湘峪古堡、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柳氏民居、沁水示范牧场、沁水抗大太岳分校旧址、下川遗址等旅游景点,有沁水黄小米、沁水刺槐蜂蜜、沁水黑山羊、沁水黑木耳、七须黄花菜、沁水蜂蜜等特产,有柳氏清明祭祀习俗、土沃老花鼓、舜的传说、柳氏家族人生礼俗、元王高跷、祭祖习俗(沁水柳氏清明祭祖)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