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仁胜村 | 隶属:郭村镇 |
行政代码:140430101204 | 代码前6位:140430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5 | 邮政编码:04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D | 行政级别:村 |
相传元朝任氏最早在此建庄,取名任胜。后田姓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来,两姓族人相处融洽。一日两姓族人因地块发生争议,县令判决任姓输,为此任姓族人搬迁出村。后田姓族人觉得因一小事使任姓族人让出村庄,心中惭愧不已。有感于任姓族人的谦让,将村名改为仁胜,意在告诫后世子孙要以仁义为重。因村委会驻地此村,故名。
2023年11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仁胜村为 仁胜村基本概况 仁胜村位于伏牛山脚下,距离县城12公里,距离郭村镇政府3公里,具有极高的文化色彩。现全村耕地面积为2242.64亩,国土面积约为5000亩。 全村358户950口人,其中劳动力560人,共分为4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48个,其中妇女8人。五保户7户,占总人口6.8%,低保户75户,109人,占总人口11.4%。 仁胜党支部以建设全县一流文明村为目标,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提档升级,发展旅游产业,力足打造全县最大的旅游文化圣地,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仁胜活动场所是郭村镇党建亮点工程之一,活动场所选址合理,布局科学,活动场所进行了绿化配套,体育 文化旅游: 仁胜洪济寺(第五批省保)时代:金、明地址:长治市沁县郭村镇仁胜村仁胜洪济寺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刻记载,该庙于金代重修,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原规模较大,现存前殿、献亭、后殿,有碑二通。后 1945年,属沁县第四区。 1953年属郭村乡。 1958年,属上游人民公社,1961年属郭村人民公社,仁胜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撤销郭村人民公社,设郭村镇人民政府,仁胜生产大队改为仁胜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 仁胜村附近有仁胜洪济寺、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南涅水石刻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沁县大云禅院、沁县普照寺大殿等旅游景点,有沁州黄小米、沁州南瓜子、沁州核桃、上党腊驴肉、沁州檀山皇、沁县和子饭等特产,有沁州三弦书、沁县端午节习俗、沁县烂柯的传说、沁州干馍制作工艺、挑高秧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