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合盛堡乡

地名:合盛堡乡隶属山阴县
行政代码:140621203代码前6位:140621
行政区域:山西省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长途区号:0349 邮政编码:036000
车牌代码:晋F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99.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200人
人口密度:约6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最初为明代守边戍敌所设的寨堡,因清代举行盛大的木瓜河灌溉会议,后取合力兴盛之意,得名合盛堡。

基本介绍:

"山阴县辖乡。1958年设合盛堡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3公里。面积99.8平方公里,人口1.1万。乡政府驻合盛堡。通公路。辖合盛堡、河头、来远、杨庄、康庄、黄巍、东双山、西双山、上小河、大虫堡、北郭庄、常辛村、高山疃、兴盛堡、贺家堡、陈家岭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甜菜、胡麻。

文化旅游:

恒山庙

恒山庙位于山阴县合盛堡乡西双山村中,年代为清代。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恒山庙被公布为朔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山阴县第四区,1953年设合盛堡乡,1958年改合盛堡人民公社,1984年复设合盛堡乡。

下辖12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名称沿用至今。

旧广武古城
合盛堡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称水上村,村庄坐落在木瓜河上游分水口附近,因争水经常发生纠纷,清代周边的几个村庄举行盛大的“木瓜河吃水灌溉联欢会”,后达成合作协议,从此木瓜河成为兴…[详细]

河头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明代赵姓以河起名河头,故而得名河头村。…[详细]

来远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曾屯兵,又北靠黄花岭,沟谷纵横,所以人称为“百谷寨”;后来该村距当时县城(山阴城)太远,所以称“来远”。…[详细]

杨庄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朝时,杨继业领兵守黄花梁的兵站,后取名杨庄村。…[详细]

康庄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康姓在此占产立庄,故而得名。解放初,北周庄6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合盛堡人民公社康庄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属合盛堡乡康庄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黄巍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庄坐落在高大黄土坡上,村四周地势平坦,良田万亩,远处望村庄巍巍高大,故名黄巍村。…[详细]

东双山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明代老祖占居两座山下东侧,故而得名东双山村。…[详细]

西双山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北靠黄花岭,黄花岭以两座主峰为最高,而该村又位于主峰西侧,故名东双山。…[详细]

上小河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朝出了个刘指挥官,当时为刘指挥庄,后简称为庄子上。1993年由山阴县政府批准为上小河村民委员会,后称为上小河村。…[详细]

大虫堡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村南有一小河,经常有老虎出没此处喝水,某村民有一水牛也天天到此喝水,于是两畜天天相争,最后村民在牛角上绑上了匕首,最终杀死了老虎,后人称该村位大虫…[详细]

常辛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一种说法是:建村时,常化和辛化来在此定居的,后人称为“常辛村”。另一种说法是:该村盐碱地较多,常年辛勤劳动而所收无几,故称“常辛村”。…[详细]

高山町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传说原名叫仁爱村,后崔姓5世祖,崔景福,字天禄,号高山居士,从那时改为高山疃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合盛堡乡面积相当:
到合盛堡乡必去著名景点

合盛堡乡相关名人

合盛堡乡特产与美食
合盛堡乡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