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泉镇 | 隶属:神池县 |
行政代码:140927100 | 代码前6位:140927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车牌代码:晋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02万人 |
下辖地区:6个社区、22个行政村 |
因传说周围有五泉川流不息而得名。
基本介绍:
龙泉镇位于山西忻州神池县。下辖:
140927100001 121 居委会
140927100200 121 新城街村委会
140927100201 122 旧堡街村委会
140927100202 122 西关街村委会
140927100203 122 南关街村委会
140927100204 220 斗沟子村委会
140927100205 122 温岭村委会
140927100206 122 窑子上村委会
140927100207 220 荣庄子村委会
140927100208 220 丁庄窝庄村委会
140927100209 220 项家沟村委会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龙泉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明长城亦称“内长城、边墙”。明嘉靖十八年(1539)修筑。自龙泉镇龙元村入境,至烈堡乡野猪口出界,境内约40公里。龙泉镇项家沟村一带为石城,烈堡乡南寨村至野猪口系土城,余皆土石混筑。长城依山
在山西省神池县丁家梁村,有一座千年古刹,名叫圆明观。始建于何年已无从查考,但最后修建在清康熙年间。现存七级古塔为明代遗物。这座古刹,在宗教界有一定影响,有人说,东晋时期的慧远大师是神池人,他
谷思慎旧居,位于神池县龙泉镇南关三道街4号。谷思慎(1881-1946),字仲言,神池县龙泉镇人。1904年赴日本明治大学留学,1905年协助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期间先后发展阎锡山、
神池烈士陵园,位于神池县龙泉镇旧堡村环城旅游路北100米处。为纪念革命先烈,始建于1954年,1967年7月重建时从旧址县城东三道街搬往现址。陵园占地面积777平方米。园内陈列有从红军时期至
德合店油坊分店旧址,位于神池县龙泉镇西关村四大队西四道街19号。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48平方米。原有临街门面,油作坊,办公区。现仅存四合院办公区。正房三间,东、南和西房各三间,均为硬山顶。
历史沿革:
1949年,属神池县第一区。
1953年,增设乡级建制,分属城关乡、温岭乡、大水口乡、九姑乡辖。
1956年,撤消区级建制,分属城关乡、温岭乡。
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
1959年1月2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下文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合并为五寨县,属五寨县神池地区东风人民公社。
1961年4月24日省政府发文神五岢三县分开,分设城关人民公社、温岭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销城关人民公社、温岭人民公社,设立城关镇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此社区临近南关路,故名。成立于2000年04月26日,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龙泉镇,故名。成立于2000年04月26日,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健康路位于此社区,故名。成立于2000年04月26日,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幸福里社区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龙泉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开发路社区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龙泉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利民街位于此社区,故名。成立于2000年04月26日,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村属神池县县城的一部分,因明末清初原堡在此增筑新城,故设立村委会时命名为新城街。…[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在此始筑土堡,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其位于县城内西面而得名。1949年属城关行政村,1953年属城关乡城关行政村,1958年属东风公社所辖,1961年设城关人民公社,分设四个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其位于县城内南面而得名。1949年属城关行政村,1953年属城关乡城关行政村,1958年属东风公社所辖,1961年设城关人民公社,分设四个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村原叫温泉寺,因岭下有一温泉,且有一寺院,后来温泉寺院相继消失,改称温岭。…[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村初由朔州迁来二户村民,在此打土窑居住,取名窑子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是荣家的庄子,取名荣庄子。1949年属一区,属温岭行政村辖,1953年设温岭乡,属温岭乡辖。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温岭行政村辖。1959年划归…[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是丁姓的一个临时庄子,故名丁庄窝。…[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石碑记载:洪武二年同朔县马邑村迁来项氏二弟兄住此沟,取名项家沟。…[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为九姑村陈家的地庄,因位于九姑村南面,取名南庄子。…[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沟大岔多,取名大沟儿涧。1949年属神池县一区大水口行政村。1953年属大水口乡辖。1956年属温岭乡大水口行政村辖。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丁…[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村因沟岔多且比大沟儿涧村小,故名。1949年属一区温岭行政村辖,1953年设温岭乡,属温岭乡辖。1956年温岭乡大水口行政村辖。1958年属东风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形象碌碌,取名碌碌湾,且位于碌碌湾后,得名后碌碌湾,后改名为后村。…[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坐落于县城西面两座山中间的口子,故名西口子。…[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县志记载:该村山中有黄红小鸟,每雪霁则飞跃争鸣,以此取名凤凰山。…[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址在村东一个堡子上,因老鼠侵害村民不安,后迁至现居住地,居民期盼得到平安,故名太平庄。因。…[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原名坡底村,村在坡底下,后来搬来姓杨的姓氏而更名杨家坡村。…[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在此地居住的村民姓邵居多,所在村庄处在低窊处,故名邵家窊。因村委会驻邵家窊而得名邵家窊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南为管涔山北部,山高坡陡山大沟深,至此渐放宽且放缓,沟内有砂石,村民们将砂石加工成石磨出售,故名大磨沟。…[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始居者姓宋的人多,故名宋村。因村委会驻宋村而得名宋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过去尉迟恭路过此地给马喝水把井扳倒了,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过去有村民在一座小山前种地,故名小山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