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灵泉镇 | 隶属:石楼县 |
行政代码:141126100 | 代码前6位:141126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8 | 邮政编码:033000 |
车牌代码:晋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2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2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9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境内有一石岩,内有两个泉眼,一名屈泉,一名龙泉,泉水清洌甜美,川流不息,因而得名。
基本介绍:
石楼县灵泉镇位于石楼县城周边方圆15公里范围内,总面积320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10个居民小区,32个村委,68个自然村,共有7535户,29290口人,其中农户4878户,农业人口21210人。共有耕地12.1万亩,退耕还林110575亩,其中退耕33244亩,荒山造林77331亩。粮食总产量正常年景达4000吨,油料产量达1200吨,核桃产量达120吨。全镇共有5个砖厂,1个小-校,1所中学,13所小学。
灵泉镇村委
城关、塌底、王村、板桥、二郎坡、东庄、岔沟、胡家峪、贾家沟、殿底峪、关头、薛家垣、龙台、谭庄、宋家沟、车家坡、营房、南沟、肖家塌、西卫、东卫、塔子上、马家
荣誉排行:
2024年7月,灵泉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西卫毛泽东路居位于石楼县灵泉镇西卫村,年代为1936年。为吕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北由偏窑后檐墙向外10米,东北由大门外墙向外35米,东南由偏窑后墙向外30米,西南由正窑后墙向外
峪底韩三庙遗址位于石楼县灵泉镇峪底村,年代为清。为吕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北由院落围墙向外延伸7米至道路西北沿,东北由正殿后墙向外延伸5米至道路东北沿,东南由院落围墙向外延伸7米
石楼县红军东征革命遗址位于石楼县罗村镇罗村和马家庄村、义牒镇留村和张家塔村、灵泉镇龙台村、泗江自然村,年代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2024年12月,被公布为吕梁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名为西卫村、城关村属汾阳专属石楼县一区管辖;1951年3月27日属临汾专属石楼县一区管辖;1953年行政村改乡,西卫村改称西卫乡,城关村改称城关镇,属临汾专属石楼县一区管辖;1955年撤销一区,属临汾专属石楼县政府管辖;1958年9月撤乡建公社,西卫乡撤销,名为西卫管理区,属城关人民公社管辖;1958年10月石楼县并入吕梁县,石楼县改为石楼镇,西卫管理区属压西人民公社管辖;1959年10
益智社区:2024年6月成立,由原王村等村变更而来。…[详细]
月亮湾社区:2024年6月成立,由原塔底、城关村西河桥以南、走马沟以西、榆岭上顶以东、甜甜幼儿园渠以北的部分等合并而来。…[详细]
西河社区:2024年6月成立,由原城关村县政府前面解沟渠以西,以河为界西至西河桥,王村河以东,人大背后花果山以北的部分变更而来。…[详细]
东风社区:2024年6月成立,由原城关村县政府前面解沟渠以东,胡家峪沟口原老干部局家属楼以西,屈产河东西流向以南,东风渠后山上以北的部分变更而来。…[详细]
小镇社区:2024年6月成立,由原二郎坡村和城关村西河桥红绿灯以北,二郎坡停车场以西,郭村以南,屈产河南北流向以北的部分变更而来。…[详细]
崇文社区:2024年6月成立,由原东庄村和城关村济仁医院以东,胡家峪沟口以西,屈产河东西流向以北,二郎坡垣以南的部分变更而来。…[详细]
龙山社区:2024年6月成立,由原岔沟等村变更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49年,实行区村制,为胡家峪行政村,隶属石楼县一区;1953年至1958年,实行区、乡制,为胡家峪高级社,隶属城关乡政府;1958年9…[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49年,实行区村制,为关头行政村,隶属石楼县一区;1953年至1958年,实行区、乡制,为关头高级社,隶属城关乡政府;1958年9月至…[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61年4月,为板桥村,属龙台管理区;1961年5月至1984年3月,实行社、队制,从龙台管理区划出,设立板桥大队,辖南板桥、北板桥、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52年,实行区村制,为龙台行政村,隶属石楼县一区;1953年至1958年,实行区、乡制,龙台管理区,隶属谭庄乡政府;1958年9月至1…[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49年,实行区村制,为谭庄行政村、宋家沟行政村,隶属石楼县一区;1953年至1958年,实行区、乡制,为谭庄高级社,宋家沟为其高级社的…[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52年,实行区村制,为车家坡行政村,隶属石楼县一区;1953年至1958年,实行区、乡制,车家坡管理区,隶属宋家沟乡政府;1958年9…[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52年,实行区村制,为西卫行政村,隶属石楼县一区;1953年至1958年,实行区、乡制,西卫管理区,隶属西卫乡政府;1958年9月至1…[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52年,实行区村制,为马村行政村,隶属石楼县一区;1953年至1958年,实行区、乡制,马村管理区,隶属西卫乡政府;1958年9月至1…[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52年,实行区村制,为孟家塔村,隶属西卫行政村;1953年至1958年,实行区、乡制,为孟家塔村,隶属西卫管理区;1958年9月至19…[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52年,实行区村制,为塔子上村,属西卫行政村;1953年至1958年,实行区、乡制,增设塔子上管理区,隶属西卫乡政府;1958年9月至…[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58年,实行区村制,为东卫村,属西卫行政村;1958年9月至1961年4月,实行公社化,为东卫村,属西卫管理区;1980年至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52年,实行区村制,为木挪村,隶属西卫行政村;1953年至1958年,实行区、乡制,改称慕苏村,隶属西卫管理区;1958年9月至196…[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