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小平易乡新杨涧村
地名:新杨涧村 | 隶属:小平易乡 |
行政代码:140602201205 | 代码前6位:14060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49 | 邮政编码:03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F | 行政级别:村 |
地名由来:
明初杨姓住此,因地处沟涧,故名。整个村庄为杨涧煤矿开采区,居住危险,国家拨款移村,于原杨涧村南7公里处建村,现已全部搬迁于新址,新址仍称杨涧。因杨姓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3年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新杨涧村上榜。
2023年11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新杨涧村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村。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新杨涧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基本介绍:
基本情况:总人口960人,外出打工人员155人,在外上学123人,五保户1户,低保户22户;总耕地面积703.5亩,其中退耕还林0亩,现有耕地703.5亩;全村人于1996年全部吃上了自来水。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3850元。
主导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现有大牲畜45多头、羊320只;有汽车20辆,三、四轮农用车30辆,摩托180辆。
活动场所:建成于1999年。占地面积6600㎡,建筑面积432㎡,建设投资120万元,其中:乡村自筹120万元。
组织设置:党员13名。
村支书:郝 斌(一人兼)
支 委: 王 明 贾存仙 郝继福
村 官:
村 委:贾 文
历史沿革:
1946年解放属朔县五区;1953年属张家口乡;1956年属小平易乡;1960年属杨涧煤矿公社;1961年属小平易公社;1984年属小平易乡;2001年2月撤乡并镇,属小平易乡所辖至今。
周边相关:
新杨涧村附近有朔州崇福寺、马邑博物馆、朔州市汉墓博物馆、朔州古城、血染狼村、马邑汉墓群等旅游景点,有雁门苦荞、五花营羊肉、片烤方肉、“小人参”地萝菜、豌豆粥、莜麦窝窝等特产,有朔州传统鎏金技艺、朔州吹打乐、晋北道情戏、朔州传统鎏金技艺、右玉剪纸等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