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逯家湾镇 | 隶属:天镇县 |
行政代码:140222103 | 代码前6位:14022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2 | 邮政编码:037000 |
车牌代码:晋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4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000人 |
人口密度:约2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9个行政村 |
地处南洋河转弯处,分上湾、下湾两村,逯姓居多,通称逯家湾。
逯家湾镇西邻本县谷前堡镇,北靠本县新平镇,南接张西河乡,东与河北省怀安县接壤。该镇交通比较便利,京包铁路横贯全镇,境内公路全部硬化。
全镇总面积247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4个自然村,4500户,16500人,耕地面积8.5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黍、高梁、土豆、大豆、蔬菜,北山九个村还发展了苹果、梨、金杏等经济林种植。该镇铁矿资源较为丰富。
明为后所、清末为后都辖域。
民国初为一区,1939年属伪永乐村。
1948年后为六区。
1954年划砖窑、永嘉堡乡。
1958年属逯家湾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永嘉堡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永嘉堡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白舍科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白舍科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熏夭口村是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逯家湾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夏家沟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夏家沟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上湾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上湾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设立下湾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下湾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石嘴墩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石嘴墩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新堡湾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新堡湾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朱家沟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朱家沟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砖夭村是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逯家湾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宣家塔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宣家塔村民委员会,2017年撤销田家湾村民委员会,田家湾为自然村并入宣家塔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胡家洼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胡家洼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瓦夭口村是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逯家湾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李二口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李二口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薛三墩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薛三墩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石佛寺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石佛寺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黄土崖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黄土崖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温家夭村是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逯家湾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夏小堡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立夏小堡村民委员会,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