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分水岭乡 | 隶属:武乡县 |
行政代码:140429208 | 代码前6位:140429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5 | 邮政编码:046000 |
车牌代码:晋D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约3800人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因地处山地,以村南南神堂为界,分水岭为南北流河,南流入涅河,北注入昌源,故名。
分水岭乡位于武乡西部干石山区,全乡辖8个行政村,726户,2653口人,耕地面积10335亩,2002年人均收入1586元。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党的富民政策和发展林牧、三产特有的资源优势,大胆构思并提出“稳农强林攻牧促三产”的经济发展战略,凭借国道纵贯全乡的特有优势,发展道路经济和以餐饮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大搞退耕还林,移民并村和舍饲圈养。截至2003年6月底,全乡共退耕3458.6亩,还林4894.3亩,移民61户。207口人,全乡不足150口人的村已全部移到208国道上,同时强化了水、电、路、学校等配套设施建设。随着移民的稳步推进,将闲置的房
1949年,属武乡县七区。
1954属武乡三区。
1954年属县直属乡。
1959年,更名分南人民公社。
1984年,改名为分南乡。
2001年撤并乡镇,石盘乡并入分南乡,改名为分水岭乡至今。
武乡人以为分南是一个固定村落,其实不然,分南是分水岭和南关两村的合称。分水岭村在分南地区诸多方面占着极主要的位置。分水岭村是周边邻村,经济、政治、文化…[详细]
岩庄村立村久远。小村、小庄、山沟‘岺、梁纵横交错。每个地方都有它的传说来源与象征。千百年来传说并没有相应的文字记载,但口耳相传辈辈相续,更有田地、石碑…[详细]
传说,有祁县北至武乡地段山谷深壑,地势险要,此处是险要地段的南关隘,故称南关。南关村距分水岭乡10公里,北界祁县,西临平遥,立村商周年代。 南关…[详细]
司庄村七分为四个自然村。关于司庄自然村有16户430口人,全村总面积3500余亩耕地面积256亩,村庄面积30余亩,交通43亩,河流270亩,绿岩30…[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南地势低平,河床宽阔,每发洪水夹卷的卵石,从上游滚滚至此,便不在前行,埋落河底,洪水退去,河床内布满卵石故而得名。因村委会驻地此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子的形状像游动的“鱼品”。后人为书写简便把“鱼”字简写为“玉”,因而称玉品村。因村委会驻地此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中有一处高土丘上裸露着大块重叠的石头像石塔,得名石塔村。因村委会驻地此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之前叫内邑,后来改名为内义村。因村委会驻地此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松树颇多,得名松庄村。因村委会驻地此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该村共有刘、王、张、陈、常、五姓,各家都要以自家姓氏命名,最后便以“会同”为村名。因村委会驻地此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边有一眼汩汩流淌的泉水,流量大,水清冽,取名称泉之头。因村委会驻地此处,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