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管头镇 | 隶属:乡宁县 |
行政代码:141029103 | 代码前6位:141029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7 | 邮政编码:041000 |
车牌代码:晋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36.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52万人 |
人口密度:11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镇西山形似龙,镇为龙首,因名管头。
2024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管头镇人口数量为1.52万人,位列乡宁县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位。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管头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7月,管头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乡宁县辖乡。原为乡建制,1958年设管头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136.6平方公里,人口0.8万。台运公路过境。辖石窑、袁家、燕家河、管头、长镇、东团、胡村、井上、樊家坪、宋家沟、跃进庄11个村委会。矿藏有煤、石灰石等。有县属七一煤矿、建材厂。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有柏山寺古建筑,县古八景之一的“荀山堆翠”现保存古柏500余株,山顶有晋大夫荀息墓。
1949年10月属乡宁县一区。
1956年4月设管头乡。
1958年2月樊家坪乡、东团乡并人管头乡:10月成立管头人民公社。
1984年7月撤销管头人民公社,复设管头乡,1997年3月撤乡建镇,为管头镇。
2001年3月下善乡并入管头镇,名称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很早居民以种植杂粮为主,缺乏建筑材料,利用石头之便,修建石窑居住,故名石窑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村地处三岔口,相传由董姓居住,故原名董家岔,解放后为避“岔”之嫌,又因姓燕者居多,村前为河流,更名燕家河。…[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村西下边原有一眼水井,因人居其上而得名井上村。后因人口增加,此井不足饮用,井东一家在东院打了一眼井,起名“井院”,自后人们就边用水,便以两井先后及所…[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团原名湍上,因很早以前人们把河道作为路走,到了这个地方,水流碰到高崖下,形成湍流,人们行走不便,当时,人们起名这个地方叫湍上,湍东面叫东湍,西面叫西…[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先前最早居住在本地的人家姓胡,故取名胡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很早以前村子里迁来了一户姓樊的人家在此居住,村子比较平坦,故取名樊家坪。…[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先前有一个专好行善的人在此居住,后因家庭人口增多,分居上下俩个村子,下面的村子叫下善。…[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该村称余泉,是关家河、下善河、鄂河汇流处,灰岩区地下水较丰富,沟边生长有榆树,后改为榆泉。…[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先前有一个专好行善的人在此居住,后因家庭人口增多,分居上下俩个村子,上面的村子叫上善。…[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为古驿道,凡过该村都弯曲而行,故名湾上,后改为万上。…[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地处河川地带,山上灌木丛生,呈现苍色,故名苍儿上,后改为苍上。…[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有一股深水泉,清凉甘甜,是上好的矿泉水,故名甘泉。…[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位于土石山区,森林茂密,故名圪凸头,后改为圪咀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