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张镇 | 隶属:忻府区 |
行政代码:140902106 | 代码前6位:14090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车牌代码:晋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3万人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相传,明初从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张姓者在此定居,村名为张村。后来洪水将村子一分为二,河东为东张,河西为西张,镇政府驻西张,故名西张镇。
基本介绍:
西张镇位于忻府区城东南5公里处系舟山脚下,属半平川半丘陵区。东与董村镇相邻,南靠五峰山与阳曲县接壤,西与兰村乡交界,北与秀容办事处毗邻。
全镇辖18个行政村,2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1313户,26424人,均为汉族,总面积114.2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79378亩,林地14750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辣椒、豆类、薯类、谷类等,生产以农业为主。境内有忻宏线、豆紫公路东西通过,忻金线、高速连接线贯穿南北,村村通有水泥公路,交通方便。
辖区内拥有国家4A级景区禹王洞、元好问纪念园、貂蝉陵园、福田寺、读书山等自然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
全镇共有23个党支部,其中18个为农村党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西张镇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乡镇。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西张镇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北宋西庙,位于忻府区紫岩乡北宋村西。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38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梁架题记,元至正二年(1342)、清康熙年间(1662—1722)、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修。
真容寺,位于忻府区紫岩乡紫岩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清建筑。有大佛殿、关帝殿、奶奶殿、龙王殿等。除大佛殿为明代遗存外,余皆为清代遗构。大佛殿面宽三间,进
毕威墓,位于忻府区紫岩乡双堡村西北200米处。墓主人毕威,生卒年代不详,官至户部侍郎。墓地坐北向南,东西10米,南北20米,分布面积200平方米。封土残留很小,基本夷平。墓区存元大德十一年(
历史沿革:
1953年,设西张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将西张、紫岩两个乡合并组成火箭公社。
1961年分设公社时,西张单独成为一个公社,1984年9月为西张乡。
2019年合并紫岩乡改为西张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西张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西张生产大队、西张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西张大队革命委员会…[详细]
东张村地处半丘陵地带,位于城南10里处。东至大南宋5里,南至水峪10里,西至西张1里,北至东曲5里。村名来历,与西张相同。全村占地6343.1亩,耕地…[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东曲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东曲生产大队、东曲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东曲大队革命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木芝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木芝生产大队、木芝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木芝大队革命委员会…[详细]
韩岩,地处半丘陵地带,位于城南10里处。东北至西张5里,南至新宅子6里,西南至班庄5里,北至木芝5里。韩岩村早年以韩姓为大户,河沟里多是石灰岩,故名韩…[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岩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岩峰生产大队、岩峰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岩峰大队革命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鸦儿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鸦儿坑生产大队、鸦儿坑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鸦儿坑大队革…[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水峪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水峪村生产大队、水峪村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水峪村大队革…[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曹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曹村生产大队、曹村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曹村大队革命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十家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十家村生产大队、十家村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十家村大队革…[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南庄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南庄村生产大队、南庄村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南庄村大队革…[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紫岩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紫岩生产大队、紫岩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紫岩大队革命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魏家庄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魏家庄村生产大队、魏家庄村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魏家庄…[详细]
双堡村位于忻府区城东七公里处,西距紫岩乡政府2公里,南至本乡兴旺庄村,东临董村,北至本乡魏家庄村,全村总面积9020亩,其中耕地面积7300亩,属于半…[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东南宋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东南宋生产大队、东南宋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东南宋大队革…[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北宋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北宋生产大队、北宋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北宋大队革命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大南宋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大南宋生产大队、大南宋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大南宋大队革…[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兴旺庄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兴旺庄村生产大队、兴旺庄村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兴旺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