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白登镇 | 隶属:阳高县 |
行政代码:140221102 | 代码前6位:140221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2 | 邮政编码:037000 |
车牌代码:晋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4万人 |
人口密度:约9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
辽代为长青县地,金大定七年(1167)改长青为白登县。明初撤县为镇,白登置县有近千年历史,素有“先有大白登,后有阳高城”之说。
大白登镇是阳高县重要大镇,全镇国土面积110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一个自然村,5521户19930口人。镇所在地大白登村距县城10公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辽代为长青县地,金大定七年(1167)改长青为白登县。明初撤县为镇,白登置县有近千年历史,素有“先有大白登,后有阳高城”之说。
全镇耕地面积90985亩,其中水浇地29810亩,地形有平川、丘陵、滩地、山区和边山峪口五种类型,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和内蒙古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1℃,年平均降雨400毫米,年日照时数2961小时,年大于等于 10℃有效积温2909℃,无霜期135天。解放前,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解放后,全镇人民治
2023年11月,大白登镇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新中国水土保持第一山--大泉山年代为1955年,位于阳高县大白登镇大泉山村。大泉山地处阳高县城南部10公里处的大白登镇境内,地形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山下大泉山村因毛泽东批示而得名。大泉山共有
高山屯戏台年代为清,位于阳高县大白登镇高山屯村内。2018年12月25日,高山屯戏台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
周官屯堡址年代为明,位于阳高县大白登镇周官屯村村北300米。2018年12月25日,周官屯堡址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城墙墙体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
1953年,为大白登乡;1955年4月,改设为大白登镇;1958年8月,属大泉山公社;1961年,属大泉山公社;1983年9月,属大白登公社;1984年7月,大白登公社改大白登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解放前属阳高县,1949年属阳高县十一区,1953年属大白登乡,1955年属大白登镇,1955年属大泉山人民公社,1958年设立大白登生产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称村公所,1949年属阳高县十区,1953年属金庄乡,1955年属大白登镇,1958年设立曹庄生产大队,属大泉山人民公社,1983年属大…[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1949年属阳高县十区,1953年属小白登乡称村委会,1955年属大白登镇,1958年设立石庄生产大队,属大泉山人民公社,后属大白登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1949年属阳高县十区;1953年属小白登乡;1955年属大白登镇;1958年属大泉山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1983年属大白登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1949年属阳高县十区,1953年属小白登乡,1955年属大白登镇,1958年称为大泉山生产大队,属大泉山人民公社,1983年属大白登…[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1949年属阳高县十区,1953年属小白登乡称村委会,1955年属大泉山乡,属大泉山人民公社,1958年设立南杨官屯生产大队,1961…[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属大泉山人民公社,1961年属大白登人民公社,1984年7月属大白登镇,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1949年属阳高县十一区,1953年属大白登乡,1955年属大白登镇,1955年属大泉山人民公社,1958年设立陈官屯生产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1949年属阳高县,1953年属小白登乡,1955年属大白登镇,1958年设立高山屯生产大队,属大泉山人民公社,1983年属大白登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1949年属阳高县十一区;1953年属大白登乡;1955年属大白登镇;1958年属大泉山人民公社;1961年属大白登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1949年属阳高县十区,1953年属潘寺乡,1958年设立潘寺生产大队,属大泉山人民公社,1961年属潘寺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1984…[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称村公所;1949年属阳高县八区称村人民政府;1953年属腰庄乡称村委会;1955年属潘寺乡称村人民委员会;1958年属大泉山人民公社称…[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称村公所;1949年属阳高县八区称人民政府;1953属腰庄乡称村委会;1955年属潘寺乡称村委会;1958年属大泉山人民公社称生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称村公所,1949年属阳高八区称村人民政府,1953年属贺塔乡称村委会,1955年属潘寺乡称村委会,1958年设立上富家寨生产大队,属大…[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称村公所,1949年属阳高八区称村人民政府,1953年属贺塔乡称村委会,1955年属潘寺乡称村委会,1958年设立上富家寨生产大队,属大…[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得名以来,1949年属阳高八区,1953年属贺塔乡,1955年属潘寺乡,1958年属大泉山人民公社,1958年设立贺塔生产大队,1961年属潘寺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称村公所,1949年属阳高县十区称村人民政府,1953年属贺塔乡称村委会,1955年属潘寺乡称村人民委员会,1958年设立赏家庄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阳高县八区称村人民政府;1953年属贺塔乡称村委会;1955年属潘寺乡称人民委员会;1958年属大泉山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1961年属潘寺…[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称村公所,1949年属阳高县十区称村人民政府,1953年属吴屯下称村委会,1955年属潘寺乡称人民委员会,1958年设立刘指挥庄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阳高县称村公所;1949年属阳高县十区称村人民政府;1953年属吴家屯乡称村委会;1955年属潘寺乡称村人民委员会;1958年属大泉山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8年经阳高县人民政府常务委员会研究决定将大白登新村名为新泉村。…[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经阳高县人民政府常务委员会同意,成立异地扶贫搬迁新村,命名为福泉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