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社村 | 隶属:高村乡 |
行政代码:140122200207 | 代码前6位:14012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1 | 邮政编码:030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A | 行政级别:村 |
据传说:清咸丰年间,因此地连年荒旱,村民为了求神祈雨,大办“社火”,遂改村名为南、北社,此村居北,故称北社。
2024年11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北社村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村。
2024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北社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2024年7月,农业部认定北社村为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阳曲小米)。
北社村位于高村乡西部3公里处,系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北社村辖北社、白水、兴社、马头、五家咀五个自然村,共有农户220户683人,其中劳动力289人,全村总面积13960亩,其中耕地面积5724亩,农作物种植主要以玉米,谷子,小杂粮等为主。其中小杂粮种植面积约为1000亩。
经济林主要以核桃树,山楂树为主,生态林以刺槐、油松为主。到目前核桃树挂果面积约为1000亩,亩产约20斤。2024年又种植1600亩核桃树。
家畜家禽主要以羊为主。北社村地处忻定盆地边缘,东部为河川谷地,西部为低丘山区,土壤肥沃,耕地分布在梁峁和沟谷两岸山坡地。宜林面积大,发展林牧业条件优越。为此,村共建立合作社
1949-1950年归属阳曲县第九区高村,1950年-1952年归属为阳曲县第三区高村,1953-1955年归属为阳曲县第三区高村乡,1956-1957年为自然村,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更名为北社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
北社村附近有青龙古镇、青草坡乡村庄园、太原方特东方神画、北社西林寺、青龙镇文昌宫、帖木儿塔等旅游景点,有阳曲小米、太原五加皮、阳曲大蒜、白马掌小米、阳曲白桃、阳曲国光等特产,有庙会(晋祠庙会)、晋阳花馍、并州刀剪制作技艺、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晋阳风火流星等民俗文化。
阳lass="headtop">还有20个地名与北社村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