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杀虎口村 | 隶属:右卫镇 |
行政代码:140623101216 | 代码前6位:140623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49 | 邮政编码:03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F | 行政级别:村 |
因村明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遗族(指胡人)南侵,明王朝发兵抵御,多从该口出进,故称杀胡口。清代以前,为缓和蒙汉矛盾,将“胡”改为“虎”,称杀虎口。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
荣誉排行:
2021年1月,山西省民政厅确定杀虎口村为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范村。
2019年12月,杀虎口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基本介绍:
杀虎口村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卫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62310121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40623。邮政编码为03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49 ,车牌号码为晋F。杀虎口村与马营河村、北草场村、北元村、四台沟村、南元村、黑流堡村、八里庄村、草沟堡村、红土堡村、三里庄村、头水泉村、高墙框村、李家堡村、蔡家屯村相邻。
文化旅游:
万全桥遗址位于右玉县右卫镇杀虎口村西约1千米,年代为明代至清代。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万全桥遗址被公布为朔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杀虎堡堡址位于右玉县右卫镇杀虎口村中,年代为清嘉靖二十二年(1573)。含杀虎口堡南门外100米处永济桥。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杀虎堡堡址被公布为朔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解放后属右玉县城关区(驻地右玉城)称行政村。
1950年属一区(驻地右玉城)称杀虎口行政村。
1953年属一区(驻地右玉城)杀虎口乡,仍称行政村。
1956年撤区划乡,属杀虎口乡,并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称杀虎口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左云、右玉两县合并,属左云县长城人民公社(驻地右玉城),称杀虎口生产大队。
1961年复右玉县属城关人民公社(驻地右玉城)仍称生产大队。
1962年属杀虎口人民公社
杀虎口村附近有万全桥遗址、杀虎堡堡址、右玉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杀虎口、苍头河生态走廊、右玉宝宁寺等旅游景点,有右玉燕麦米、右卫土豆、右玉羊肉、右玉沙棘、玉羊、右玉熏鸡等特产,有晋北道情戏、右玉剪纸、晋北赛戏、晋北道情戏、朔州传统鎏金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