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河坡镇

地名:河坡镇隶属白玉县
行政代码:513331102代码前6位:513331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36 邮政编码:627150
车牌代码:川V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28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532人
人口密度:约1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河坡镇,“河坡”为藏语,意为“河部落移居之地”,因河部落移居于此而得名。

基本介绍:

白玉县辖乡。1958年置河坡乡。1968年更名赤族乡,1973年改河坡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与西藏自治区隔金沙江相望。距县城36.4公里。面积288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根呷、下达、先锋、村多、生戈、仁白、埃西、小吾、麦达、德来、普马、公布、麦学、定鸥、则五、格学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牧业以牛、羊、马为主。境内森林资源丰富,出产黄芪、羌活等药材。所产的藏刀比较著名。境内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的嗄拖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最大的朝拜圣地,为康区第一寺庙。在格学村还有“阿尼巴加宫殿”遗址。

荣誉排行:

2021年7月,河坡镇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藏族金属锻造技艺)。

历史沿革:

清朝末期,河坡镇境域属白玉州河坡村。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与热加村合并为禾嘉乡。

1951年,属白玉县二区1957年,设河坡乡。

1960年,乡改公社。

1967年,更名赤旗公社。

1979年,更名河坡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2018年12月,撤乡设镇。

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
根呷村

根呷村:位于河坡镇政府旁,距白玉县城30余公里,耕地面积476亩,有5个村民小组。人口76户,382人。…[详细]

先锋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走在前面”,故名。…[详细]

麦学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呼应之地”,故名。…[详细]

德来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矿片”,故名。1958年属河坡乡;1968年属赤旗公社;1973年属河坡人民公社;1984年属河坡乡人民政府设立行政村;201…[详细]

格学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砍头”,故名。1956年进行民改;1958年建立乡政权时为格学村;1973年整建人民公社时为河坡公社格学大队;1984年元月改…[详细]

埃西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美好寓意命名。藏语,意为“快乐”,故名。…[详细]

普马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沟之尽头”,故名。1956年进行民改;1958年建立乡政权时为普马村;1973年整建人民公社时为河坡公社白龙大队普马生产队;1984年元月…[详细]

小午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灰色之地”,故名。…[详细]

下达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曙光”此地群众前景光明,故名。…[详细]

定欧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村头”,故名。1958年属河坡乡;1968年属赤旗公社;1973年属河坡人民公社;1984年属河坡乡人民政府设立行政村;2018年12月属…[详细]

则吾村

则吾村:位于河坡乡东南方向,距乡主干道11公里,距白玉县城53公里,共有耕地面积354.68亩,共有68户,351人,有贡都、贡麦、哈吾等3个村民小组…[详细]

仁白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人物命名。藏语,系人名。1958年属河坡乡;1968年属赤旗公社;1973年属河坡人民公社;1984年属河坡乡人民政府设立仁白行政村;2018年1…[详细]

麦达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花卉之地”,故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河坡镇面积相当:
到河坡镇必去著名景点
河坡镇特产与美食
河坡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白玉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