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山水村 | 隶属:浙水乡 |
行政代码:510824209214 | 代码前6位:510824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9 | 邮政编码:6284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川H | 行政级别:村 |
辖区面积:约12.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539人 |
人口密度:125人/平方公里 | 海拔:620米 |
2020年三台村和水文村合并,新村取‘三’、‘水’二字,后谐音为“山水’,故名。
基本介绍:
浙水乡山水村由原三台村、水文村合并而成,位于苍溪县浙水乡西部,距县城36公里,平均海拔620米,常年降水量1020mm。全村幅员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7亩,林地面积5216亩。辖6个村民小组,497户1539人,其中移民人口486人、脱贫户64户188人、监测户1户5人。有村常职干部5名,组干部6名,党员57名。该村是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移民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中心村。2021年7月被确定为省委组织部乡村振兴衔接期联系帮扶村。2年来,在省委组织部工作组的帮扶指导下,山水村紧紧围绕县委“543”发展战略和乡党委“12345”发展思路,以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亭子湖农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山水村被命名为2022年四川省“六无”平安村(社区)。
2022年1月,山水村被评定为2025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
历史沿革:
宣统二年(1910)全县设区浙水隶属五龙区管辖;1917年“设浙水保”,25年成立小浙水,1949年废置,设浙水乡;1950年为古柏村,属浙水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古柏社、水文社;1958年政社合一,为古柏大队、水文大队,属浙水人民公社;1970年两大队合并为水文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为水文村,属浙水乡;1992年10月撤销浙水乡,属五龙镇;1995年10月撤销浙水办事处,属浙水乡;200
山水村附近有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苍溪梨文化博览园(苍溪梨博园)、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原名天台山)、柳池农业园、寻乐书岩、望天观等旅游景点,有苍溪川明参、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苍溪鳖、苍溪魔芋、岳东手工挂面等特产,有唤马剪纸、苍溪瓜蒌、游百病、苍溪灯戏、永宁火龙、苍溪盘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