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家社区 | 隶属:文井江镇 |
行政代码:510184110002 | 代码前6位:510184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8 | 邮政编码:61123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川A | 行政级别:社区 |
此处地形较平坦且马姓人家在此居住较多,故名。
2021年1月,马家社区入选2020年四川省卫生村(社区)名单。
一、地理位置
马家社区位于崇州市文井江镇场镇东面,是文井江镇的门户,也是进入鸡冠山的门户,分别与本市三郎镇的茶园村、怀远镇的青峰岭社区,以及本镇的清泉村、大坪村交界,距成都市74公里,距崇州市34公里。
二、人口状况
全社区共有9个村民小组,419户,总人口1509人,汉族人口1505人,藏族人口4人,其中妇女385人,劳动力850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09人,常年外出打工215人。全村低收入户108户,256人,特别贫困家庭40户,80人。
党员60名,党小?/p>
党员60名,党小组9个。
三、社区安置点
马家社区共有一个安置点,是马家社区灾后重建的农民集中区(统规自建),现正式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历史沿革:
1949年前属于万家乡4,5保,1958年与苟家联合建立万家人民公社,1962年分乡建社,为万家公社四大队,1981年更名为马家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
1992年撤乡设镇,2005年村组体制改革将原马家村、石乡村合并设立马家社区。
2009年万家镇更名为文井江镇。
马家社区附近有竹艺村景区、街子古镇、元通古镇、崇州鸡冠山、怀远古镇、天府国际慢城等旅游景点,有崇州重楼、崇庆枇杷茶、崇州牛尾笋、隆兴大米、汤麻饼、道明竹编等特产,有竹编(道明竹编)、汤长发麻饼制作技艺、怀远三绝制作技艺、崇阳大曲传统酿造技艺、怀远藤编技艺、金鸡风筝扎制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