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固镇 | 隶属:经开区 |
行政代码:510903204 | 代码前6位:51090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25 | 邮政编码:629000 |
车牌代码:川J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03万人 | |
办公地址:北固西路83号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由民国时遂宁县城北门外的街道并入附北乡演变而来,取“北边原来的”之意得名。
2019年,撤销北固乡,设立北固镇,以原北固乡和原西宁乡斑竹园村、石骨堰村、窝窝店村、联升村、火把堰村、飞凤村、双拱桥村、铜鼓山村以及新桥镇玉堂村、龙兴村、龙楼社区所属行政区域为北固镇的行政区域,北固镇人民政府驻北固西路83号。
历史沿革:
1941年遂宁县城北门外的街道并入附北乡,建北固镇。
1950年设北固乡。
1958年建人民公社。
1967年改名为先锋公社。
1980年复称北固公社。
1984年改为乡。
1992年5月单列建北固乡。
2019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原北固乡和原西宁乡8个村,新桥镇的2个村1个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北固镇管辖。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2004年第一家民营企业颐康实业集团在此地落户,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据传汉朝时期,太子刘启曾到过此地居住数日,后刘启即为为帝,称真龙天子。…[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据传清朝年间这儿有一位专门根据山向看墓穴风水的大师,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58年大兴水利建设,上级人民政府在柴家沟修建了水库,面积约120亩,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据传明朝末年,有一户龙姓财主在此定居,希望家族能在此兴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据传明朝时期,这里出了一位首富,家中豪华奢侈,富丽堂皇,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当地制作铜鼓,故名。1974年更名为上宁铜鼓山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9月为遂宁市市中区西宁乡铜鼓山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为遂宁市市中区西宁乡铜…[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清朝年间此地经常多灾多难,后有一只凤凰飞来此处居住,从此以后此地风调雨顺,年年丰收。村民为了感谢凤凰特在此地修建飞凤庙,村以庙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火把堰村是四川省遂宁市经开区北固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早些年间村内有两座相连的石拱桥。1984年拆公社设乡镇为上宁乡双拱桥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合乡并镇属西宁乡。2011年10月属经开区广德办事处。20…[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自联合致富、升官发财之意。1985年命名为联升村村名委员会,属北固乡管辖。1992年合乡,并为西宁乡,系西宁乡联升村。2014年10月因区域划分,系…[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骨堰村是四川省遂宁市经开区北固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div>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宋朝年间(公园1102-1106年)建村时大路边窝窝里有一个店铺,故名。…[详细]
吕潜,字孔昭,号半隐、耘叟,晚年号石山农。遂宁人,生于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大学士吕大器之子。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时年22岁,官行人,授太常博士。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
吕大器(1598-1650),字俨若,号东川,谥“文肃”,四川潼川州遂宁县北坝(今遂宁市船山区北固镇)人,明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民族英雄,历仕崇祯、弘光、隆武、永历四朝。吕大器为明崇祯元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