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墨尔多山镇 | 隶属:丹巴县 |
行政代码:513323105 | 代码前6位:51332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6300 |
车牌代码:川V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5600人 | |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
墨尔多,藏语意为神秘的陨石。因原岳扎乡境内有墨尔多神山,故名。
基本介绍:
2019年,以原东女谷乡克格依村、基卡依村、呷仁依村、波色龙村、罕额依村、折龙村、李龙村和原岳扎乡所属行政区域为墨尔多山镇的行政区域,墨尔多山镇人民政府驻岳扎坝村1组39号。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公示了2025年度四川省森林乡镇名单,墨尔多山镇入选。
2022年1月,墨尔多山镇被评定为2025年度甘孜州乡村振兴先进县(镇)。
2021年11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墨尔多山镇为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历史沿革: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甘孜州调整康定市等6个县(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5号):以原东女谷乡克格依村、基卡依村、呷仁依村、波色龙村、罕额依村、折龙村、李龙村和原岳扎乡所属行政区域为墨尔多山镇的行政区域,墨尔多山镇人民政府驻岳扎坝村1组39号。
克格依村森林覆盖率37.5%,天然草原面积约占全村面积的44%。近年来,党委政府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和草原围栏等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较好成…[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幸福美丽之地”,故名。1975年以前该村叫二队,1984年更名为中路乡基卡依村,2020年05月撤乡并镇后,更名为墨尔多山镇基卡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藏传佛教,寓意佛教盛旺的地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地处相对陡峭的人户居住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众生祥和,物产丰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土地肥沃粮食产量丰产”,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神地”,故名。1956年改为永红生产队,1984年更名为岳扎乡纳顶村,2020年05月撤乡并镇后,合并为墨尔多山镇上纳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故名。1956年改为永红生产队,1984年更名为岳扎乡中纳顶村,2020年05月撤乡并镇后更名为墨尔多山镇中纳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神地”,故名。1956年改为永红生产队,1984年更名为岳扎乡下纳顶村,2020年05月撤乡并镇后更名为墨尔多山镇下纳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八角碉”,故名。1956年改为纳顶大队斯交生产对,1984年更名为斯交村,2020年05月撤乡并镇后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清朝岳钟琪将军军队所在地,故名。1973年得名,1984年更名为岳扎乡岳扎街村,2020年05月撤乡并镇后更名为墨尔多山镇岳扎街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此处清朝岳钟琪将军在此驻扎练兵,故名。1984年设立岳扎坝村,2020年05月撤乡并镇后,合并为墨尔多山镇岳扎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舞蹈盛形之地,故名。1956年改为卡桠桥生产队,1984年更名为岳扎乡卡桠桥村,2020年05月撤乡并镇后更名为墨尔多山镇卡桠桥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名寄托了当地群众纪念农奴翻身分得土地这个红色五月,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跃进时期此处地名寄托了当地群众希望向前的愿望,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八科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八科为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羌语,意为“守卡又种地”,故名。1956年改为科尔生产队,1984年更名为科尔金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