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噶通镇 | 隶属:稻城县 |
行政代码:513337103 | 代码前6位:513337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7750 |
车牌代码:川V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84.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176人 |
人口密度:约1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藏语,意为星空草原。
基本介绍:
2019年,撤销色拉乡、傍河乡,设立噶通镇,以原色拉乡和原傍河乡所属行政区域为噶通镇的行政区域,噶通镇人民政府驻仲堆村2组1号。
历史沿革: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甘孜州调整康定市等6个县(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5号):撤销色拉乡、傍河乡,设立噶通镇,以原色拉乡和原傍河乡所属行政区域为噶通镇的行政区域,噶通镇人民政府驻仲堆村2组1号。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前藏村”。1958年民主改革建傍河乡,1973年改建公社,1984年复为乡,设立永当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仲堆仲麦村是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噶通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菩萨桥”。1984年复乡,同年设立寒桑村村民委员会,属稻坝区管辖;1999年划归稻坝片区工作委员会管辖,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尾村”。1958年民主改革建傍河乡,1973年改建公社,1984年复为乡,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好山沟”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文音译命名。藏语,意为“寓意美好”,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好村子”。1984年复乡,同年设立白中村村民委员会,属色拉乡;1992年撤乡建镇,隶属色拉乡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音译。1958年民主改革,1973年改建公社,1978年改民主公社为色拉公社革委会,1984年复为色拉乡,1992年撤乡建镇,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径堂”。1984年复乡,同年设立属色拉乡;1992年撤乡建镇,隶属色拉乡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沟口”,故名。1984年复色拉乡,同年设立普尼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好山下”,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向阳之地”,故名。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阿朗村、同斗村合并为色拉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意为“勇敢,最先经过的地方”,故名。建国前,系稻坝保政府甲古群珍辖地;1958年民主改革,置民主乡,隶属民主乡;1973年改建公社,隶属公社;1978…[详细]